在“明湖澄碧、高原明珠”的阳宗海畔,绿色铝产业园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得到与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该项目正着力打造云南省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在安宁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向大家介绍项目运营情况,该项目“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利用智能微电网云平台、构建‘光伏+储能+充电站’的新型能源网络体系”的做法备受好评。
【资料图】
这是6月14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全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交流会上,现场调研的两个智能光伏示范项目。 其中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入选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项目名单;安宁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由昆明自动化成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该公司入选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企业名单。
据了解,为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截至目前,共有80家企业、93个项目入选试点示范名单。
云南智能光伏产业化应用加速推进
云南已成为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热土。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光伏之都,着力打造光伏产业链。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聂里宁介绍,随着隆基、通威、晶科、晶澳、阳光、华晟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陆续落地,云南已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棒和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较为完整的硅光伏产业链。其中,2022年云南全省光伏产业链产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全国光伏产业1.4亿元产值的7.7%。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面,全省28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开工25个,装机总量76.7万千瓦;智能光伏交通方面,正组织开展交通智能光伏发电相关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智能光伏建筑方面,印发实施《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太阳能建筑应用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智能光伏农业方面,正制定农业设施化建设指导意见,将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聂里宁表示,接下来,云南将紧抓产业变革机遇,以打造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西南地区智能光伏产业基地为目标,依托工业硅、多晶、单晶等良好产业基础,大力引进N型电池、薄膜电池、新型光伏组件等光伏产业新技术方向的产业化项目,以及逆变器、智能光伏支架、光伏辅料等配套项目。
今年1-4月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6%
云南的实践与探索是我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世界、纵观全国,在政策支持和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产业生产制造及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今年以来,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成为我国出口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制造端,今年1至4月,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在应用端,今年1至4月,我国光伏发电装机48.31GW,同比增长186%,已超过2022年1至8月累计装机容量;在进出口方面,今年1至4月,我国出口总额约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介绍。
光伏产业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实现制造强国和能源革命的重大关键领域,智能光伏是光伏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应用、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的产业发展方向。
眼下,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正加速融合,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多领域应用系统化解决方案持续创新优化,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工信部: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和产品行业应用
为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深入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展了系列工作。
“在《行动计划》等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下,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建平表示,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光伏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和产品行业应用,是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会同有关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协同。进一步落实《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规划衔接,共同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
二是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合力。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利用中央及地方相关渠道,推动资源集约化整合协同,支持智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
三是支持试点示范和行业特色应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元化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培育若干国家级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和项目。鼓励光伏企业与交通、建筑、农业农村、能源等领域企业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智能光伏应用模式。
四是持续优化光伏产业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发布,开展光伏电池尺寸等关键标准制修订,指导建设智能光伏组件回收相关平台。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召开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加快光伏“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人才、技术、标准等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在海外建设智能光伏工厂、开发智能光伏电站项目,为光伏治沙、光伏扶贫等先进智能光伏模式推广应用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