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5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实地探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济职”模式。高技能“能工巧匠”如何造就?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不断探索并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标准及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互利、互通、互融、互聘、互认”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


(相关资料图)

据光明日报报道,去年7月,从济南职业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李志勇进入济南一家德企工作。与多数大学毕业生临近毕业才为找工作奔忙不同,李志勇早在大一就被企业提前“预订”。

大一新生便能收获外企抛来的“橄榄枝”,这一切都源于该校对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探索。

校企双方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本着互利共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社会的目标,校企双方成立各自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相关事宜,制定相关规定,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济南职业学院通过校企互利,构建起了协同育人新机制。

此外,济南职业学院探索打通校企信息互通渠道,让校企教学环境相互融合,校企一体,打破学校和企业的物理界限,以此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校教师聘为企业培训讲师,将企业员工聘为学生带教师傅、兼职教师。济南职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双方人才互聘及考核办法》等标准和制度,校企双方互聘共用师资。同时,学院推行校企互认机制,学徒在学校或者企业的考试成绩和获得的资格证书,双方可以互认。

共建共享、无缝衔接、螺旋提升“济职”模式“开花结果”

“学校8个专业招生平均分超过本科线,学生初次就业率99.84%,就业质量稳中再升,入选2021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星级示范校’。”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在此前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到。

成绩是最好的肯定。通过长期探索,济南职业学院已构建起一条校企一体、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较大提升。

在新生入学伊始,学校就依据学生的意愿和企业的需求,联合企业共同招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徒,结合教学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课程。

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企业技能名师入学校课堂,对学徒进行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课程的讲授。学校骨干教师进企业一线,参与到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术难题攻关等过程中去。学校和企业整合双方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学徒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共建共享,互惠共赢。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工学交替,真正使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维度的培养实现无缝衔接。”济南职业学院副院长蒋雪艳表示。

在试点过程中,校企双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实践岗位模块化、梯度化。学徒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得到检验,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不足再到学校进行回炉学习。通过企业和学校双环境中往复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呈螺旋提升。

济南职业学院院长尹元华表示:“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师傅与徒弟之间距离。通过教师、师傅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将收获品德上的修炼、技能上的提高,身体上的磨炼和职业生涯的精彩开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的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也将有力促进技能型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建设。”

来源:大众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