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0万解放军陈兵沿海蓄势待发,由粟裕大将亲自指挥。
(资料图片)
这一年本可一举解放台湾。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却因叛徒出卖功亏一篑,让我们错失了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
此人是谁?他后来结局如何?
进台准备
时间回到1949年,渡江战役发起前夕。
在历经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已成风雨飘摇之势,其有生力量已被我军消耗殆尽。
此时的蒋介石政府妄图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解放军划江而治,但是历史的车轮终究打破了他的幻想。
1949年4月20日,毛主席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题词“宜将剩勇追穷寇”,势要消灭一切国民党顽固不宁的残余力量,而这其中就包括斩断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后路。
毛主席高瞻远瞩,早就预料到蒋介石肯定会把台湾当成自己最后的大本营,所以肯定不能让其得逞,所以解放台湾的计划早早就被提上日程。
接受这项艰巨任务的则是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将军,他作战灵活,善于打各种难仗硬仗,在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尤其是最难打的淮海战役,粟裕将军不分昼夜带病硬扛,才指挥部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所以毛主席亲自点将派他去统筹计划解放台湾事宜。
当时还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粟裕将军自知解放台湾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举荐同样在军中举足轻重的林彪和刘伯承担负这项重任。
而且自己身体情况一直得不到好转,经常会出现头疼的情况,但是毛主席始终坚持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这项任务最终还是由他负责挑大梁。
粟裕
鉴于台湾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央开始筹建海军和空军,为解放台湾提供海空兵力支持,而作为进台主力的陆军则由粟裕将军全权负责。
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已被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在上海成功解放后,粟裕选择其中的第九兵团作为进台的先锋,开始对其进行渡海登陆训练。
当时第九兵团下辖四个军,另有四个军粟裕作为后续进攻梯队,总计八个军共20万人。
而此时由于大陆境内的战斗还未完全结束,还有不少国民党残余部队盘踞在沿海省份和部分岛礁,台湾省内只有七个军约14万人,所以这时在攻守力量对比上我军是占有优势的。
1950年初,随着海南岛的成功解放,蒋介石调整了守台的计划,开始将主力收缩回台湾岛内。
仅从海南岛和舟山群岛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部队就达到了将近20万人,蒋介石甚至还从日本斥巨资招募了两万名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加之从东南沿海抓的壮丁,此时的台湾省兵力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人以上。
并且蒋介石还从美国和日本请来了一批教官,开始对岛内的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加上台湾海峡的阻隔,解放台湾的难度陡然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将军不得不下令让第三野战军全部参战,共计12个军50万人。
1949年,海军和空军也相继成立,通过与苏联的外交斡旋,以贷款等方式我方获得了一部分舰艇和飞机。
到1950年,海军已经拥有各型作战舰艇92艘,兵力三万五千人,空军拥有各型作战飞机80余架,甚至我军还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空降兵部队,有四千人左右。
除了人员和武器装备,要支撑如此庞大数量的部队开销,粟裕还请求中央筹集60至70亿斤粮食作为后勤补给,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这几乎占到了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最后粟裕将军决定在台湾省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同时发起登陆行动,并且派遣空降兵部队扰乱敌军后方,突击敌方指挥部,海空军全程协同作战。
粟裕将作战计划上报到中央,毛主席也对粟裕作为本次战役指挥十分认可。
这场大战仿佛一触即发,台湾省的统一也指日可待,但关键时刻竟然出现了叛徒,解放台湾的难度被大大增加。
隐蔽战线
1950年4月,一封只有四个字的绝密电报放在时任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的桌上。
李克农看到电报内容后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电报上面写着:“老郑变节”。
这短短四个字意味着我军当时蓄势待发的解放台湾计划功亏一篑了。
这个老郑是谁?他究竟做了什么?
李克农当时主管我党地下工作的情报侦查任务,和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并称为“特工之王”,而能让李克农这样紧张的情报,说明这个老郑是我党在台湾的关键人物,且和解放台湾的计划息息相关。
李克农
而这个老郑其实不姓郑,他的真名叫蔡孝乾,是我党在台湾省地下工作的总负责人。
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台湾人,还曾参加过长征,是长征中唯一一个来自台湾省的共产党人。
1946年,他就奉命潜伏到台湾省,参与领导一系列工农运动,并且积极发展地下党成员,为我党在台湾省地下情报网的组建做了不少贡献。
但他来到台湾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就和其他人产生了明显不同,蔡孝乾开始追求奢靡之风,挪用党费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极其没有原则,让不少同僚都对其嗤之以鼻。
就是这样一个工作不严谨的人暴露也是迟早的。
幸运的是,在第一次被特务抓住后他竟然逃脱了,躲到了台湾省的乡下。
正常情况下他肯定要掩饰自己的身份,找机会离开台湾。
但是在躲了两个月后,他却因为乡下生活条件太过贫苦自己先扛不住了,非要换上西装去镇里面的西餐厅吃牛排。
蔡孝乾
如此奇葩的举动让国民党特务一眼就注意到了他,毕竟在乡下有个西装革履的人太扎眼了。
这次他没有逃成功,被捕后还没有来得及被严刑拷打就招了,甚至还要求把他十六岁的小姨子接过来跟他一起住,短短一周就把他掌握的重要信息全部供了出来。
因为蔡孝乾在台湾地下党的职级很高,他的叛变导致我党在台湾省的地下情报网几乎被彻底摧毁,有将近两千人因此被捕而牺牲。
其中就包括为解放军提供了台湾军事驻防以及水文地理等重要情报的吴石。
吴石是我党在国民党高级军官中的一名情报工作者,当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部次长,是中将军衔,所以他能接触并参与很多国民党内部重大的战略决策。
1949年底,解放军解放金门岛和舟山群岛失利,就是因为缺乏相关的情报信息,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为此华东局特意派一位女同志朱枫前往台湾作为联络人接收并传递吴石的情报。
吴石被称为“密使一号”,他所提供的情报至关重要,有几份绝密情报毛主席都亲自过目。
根据情报提供的信息解放军重新调整了部署,前期为解放军攻克沿海岛屿提供了巨大帮助,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统一台湾的信心。
可随着蔡孝乾的叛变,连同吴石将军一起的大批同志被捕,国民党自知重要情报已经泄露,于是改变了原有的防卫部署,这让我们之前所获取的一些重点防御信息瞬间变成一张废纸,为此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1950年6月,吴石将军等人被国民党执行死刑,壮烈牺牲,毛主席知道后辗转难眠,惋惜不已。
周总理在弥留之际也说过不要忘了吴石他们,后来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可恨的是,蔡孝乾叛变后苟活到了1982年,病死在了台湾。
因为叛徒的出卖,造成了我军当时极大的被动,重新获取情报又是难上加难,因此进台计划只能重新进行完备。
美国干预
1950年初,全国的解放战争进入扫尾阶段,解放军部队士气高昂,陆续肃清了盘踞在各个角落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大陆境内基本已无仗可打,此时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解放台湾省,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粟裕将军已经在台海前线陈兵五十万蓄势待发,一鼓作气解放台湾看似就在眼前。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叛徒的出卖打乱了前线的作战计划,不过中央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解放台湾的行动,针对当时面临的难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不断完善进台应该补充的战前准备。
首先,随着蒋介石将兵力收缩聚拢,台湾省的国民党部队已经达到了50多万人,陆军就超过了30万人,在美国的帮助下,国民党的海空军实力也大幅提升。
虽然正在进行紧张训练的第三野战军兵力也有50万人,但是除去后勤部队,作战部队也就35万人,加上地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占到优势。
为此粟裕将军首先提出应进一步扩充进台的兵力准备,在原有12个军的基础上再从其他部队抽调4个军。
届时解放军的进台部队将达到16个军共计65万人,从1950年7月到1951年5月,计划进行为期11个月的训练。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跨越海峡的兵力投送能力,在之前的金门战斗中,就是因为渡海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没有及时衔接上而导致失败,兵力无法快速集中快速投放,渡海船只严重短缺只能往返重复使用。
因此除了从苏联方面获取的军舰,为保障几十万部队成功登上台湾,解放军还从福建、浙江、江苏甚至山东都调集了大量的民用船只,有些船只还是通过铁路运送到对台前线。
粟裕将军还提议扩充解放军空降兵的编制,计划由4000人扩充到25000人,并进一步增强空军的实力,增加运输机的数量,保障能及时将空降部队投放到敌人腹地。
这样敌人就会被迫两线作战,能减轻一线渡海部队的压力,如果能一举捣毁国民党的指挥中枢那更是事半功倍。
可就在一切紧锣密鼓筹备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就在两天后27号美国第七舰队悍然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其实当时美国也看中了我国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怕亲美的国民党丢失台湾后会影响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
另外从朝鲜战争一开始美国就想插手,而朝鲜又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门户,为了能操控整个朝鲜半岛防止我国干预,美国就仰仗自己的海空优势通过台湾牵制解放军的大量兵力。
果不其然,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朝鲜的仁川登陆,正式武力干预朝鲜战争,甚至还对我国的东北边境进行了无差别轰炸。
东北是我国当时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不稳全国的建设很难进行,经过中央领导人慎重考虑决定暂缓解放台湾计划,部队北上准备入朝作战。
至此在历经种种坎坷后,由于内外部反动势力的阻碍,我们错过了解放台湾的时机。
但是我们从未放弃过,虽然时间跨越了七十多年,但是台湾统一已经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期望,也只有台湾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会为此不断努力奋斗,相信就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历史遗憾就会被填补,两岸同胞的团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