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刚刚落幕,接踵而至的星天地独库天路演唱会、宁峰交响音乐会、新疆之夜金山爱乐乐团音乐会、迷笛音乐节、平行时空音乐嘉年华等演出令人目不暇接,几乎犯“选择困难症”。有网友意犹未尽地晒出自己的舞蹈节“观剧之旅”,还有网友开玩笑“再这样扎堆演下去,对钱包就不礼貌了”。
(资料图片)
这个夏季,演出热、旅游热、展览热、节庆热、夜经济热,仿佛次第点燃的烟花,璀璨着新疆的夜空。
新疆博物馆系列发布的“天宫市集”文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摄
预约观展、上闹铃抢票、购买文创和演出周边产品……当代年轻人热衷的这些文化消费行为,正在成为主流和刚需。有人说,这一届年轻人是最愿意为文化买单的一代人,他们对文化如此旺盛的需求,让文化产业成为今天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更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态,既是消费社会、大众流行文化催生下的当代文化的主要表征形态,也是现代服务业所代表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业态。
我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产业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一批批深耕文化领域、紧跟时代步伐的文化企业在我区脱颖而出,基本形成了涵盖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艺术品业、动漫业、文化会展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数字文化服务业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它们在活跃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创新、增加社会就业、丰富文化供给、提高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锐意进取,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心创作文化精品,为我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市场消费新需求和新场景不断增多,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也考验着文化企业的创新求变能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有待优化;文化消费不充分,市场空间亟须拓展;数字技术赋能作用不明显,文化科技要素支撑能力不够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培育不充分等问题。
文化消费背后所反映出的,其实是人们“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文化心态,是对现代美好生活的追求,其背后孕育的是一个巨大的、可被多向度开发的文化产业链。
最好的文化传承,必然是生活化的传承。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都隐藏着可被艺术化的可能性。当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器物、服饰、空间、设计、收藏、工作、学习、管理、娱乐、家庭、休闲等各个环节都萦绕着富有美感的文化细节时,文化产业自然也就繁荣发展了。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需求、文化IP,再到文化产业,每一步都蕴藏着大学问、大胸怀、大智慧,需要有识之士有耐心、信心、细心、恒心地研究和孵化,更需要文化从业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专业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创作源泉,做好做强文化产业,造福人民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