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局势有两大看点,在国际政治上,中美关系与中美博弈将重回国际格局的主轴,取代去年由于俄乌战争的缘故,俄罗斯力抗美国与北约的主线。在全球金融与经济上,美国金融业的流动性问题与金融风暴,成为今年全球的焦点。

三月上旬,美国连续出现金融业爆雷事件,计有黑石集团、硅谷银行、Silvergate Capital 和 Signature Bank。除此之外,美国一些中小银行,或者是区域性银行也陷入了困境,其中包括了美国第一共和银行。


(资料图片)

虽然那一阵子的金融业爆雷非常凶猛,但是当时我们说,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一定会想办法抢救,阻止情势恶化,阻止爆雷事件蔓延。因此我们认为,美国金融业爆雷事件会在一段期间停下来。当时我们并没有跟着一般流行的说法,认为美国金融业会一路狂暴下去,而是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第二波的危机出现。

我们的推论是,因为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流动性问题仍然存在,预期美国金融行业的问题,会在一段时间过后重新爆发。详细内容请参考这两期内容,美联储才是最大系统风险 完美暴风浮现 “,还有”美国金融连环爆雷 还有更大问题.

结果,才一个多月的时间,美国一些中小型银行,或是区域银行又爆出了问题。美国第一共和国银行于4月25日股价大跌46.3%,大西洋联合银行下跌15%,北方信托下跌10%,独立银行下跌9%。其他银行股也纷纷“跳水”,俨然又是另一波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1 第二波金融暴雷隐现

先说明一点,如果美国金融业出现第二波暴雷风潮,欧洲金融业也很有可能也会进入新一波的暴雷潮。美欧在金融业上是“一家亲”,都是同一种操作模式,都有同样的流动性问题。

上一次的金融业风暴,美国11家大银行对第一共和银行联合注资300亿美元,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JPM)、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C)、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 BAC)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 WFC),所谓的美国四大银行都注资了。

但是,这并没有解决问题,投资人仍然缺乏信心,继续从第一共和银行提领存款。25号那一天,根据第一共和银行的财报显示,其存款于第一季度减少约720亿美元,环比降幅将近41%。如果剔除11家大银行于3月存入的300亿美元,其实际存款流失的总金额是102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市场预期。

2 恶性循环难以终止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存款人失去信心,所以持续提领存款。然后,存款流失的金额过高,当数据显现在财报上,又造成市场的波动,股价大跌。存款人听到这个消息,更加没有信心,又会跑去提款。这样的恶性循环很难有妥善解决的办法。

事实上,第一波三百亿美元的大银行救助资金没有效的话,接下来就很难搞了。因为基本上存款户的信心动摇了,美国现在陷入两难的局面,大银行不愿意轻易向第一共和银行提供援助,因为谁都不愿意接手烫手山芋。

而美国财政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却希望透过大银行提供援助资金,或是购并的方式,也不愿意由政府出面 、接手。

对大银行来说,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提供基本的存款安全保障,要不然谁敢接手?搞到最后,这些大银行可能都希望遵循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的模式,将一些负债清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能够接受瑞士信贷被收购的模式, 把170亿美元的AT1债券清零,一笔抹消吗?

美国是金融帝国,全球许多投资机构、银行、主权财富基金、各类别的基金等,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与美元资产。这两年,尤其是俄乌战争后,美国在全球的金融信用已经流失不少,如果美国再干这种事,不论是美国政府或是民间金融业随意抹掉负债,美国的金融信用只会流失更多。

为什么存款人会急于提款,挤爆第一共和银行,就是因为信心不足,才会出现挤兑现象。如果美国再出现瑞银收购瑞士信贷的模式,最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提领风波会更加蔓延。

3 大银行与美国政府相互踢皮球

现在,美国联邦政府与私企大银行都在犹豫,都在踢皮球。就连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之间也在踢皮球。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希望美联储能够考虑,不要再加息了。但是美联储不这么想,从2018年以来,美国两任总统都在干涉美联储的决策,特朗普与拜登都希望美联储降息,希望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借以刺激经济。

对美联储而言,已经为两任总统做得太多,以至于现在是一滩浑水。眼看着名声就要扫地,这时候是要顾及拜登政府,还是要顾及美联储的基本责任,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美联储得要好好思量一番。

问题就来了,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美联储是进退两难,不加息不行,加息也不行。

不加息的话,通货膨胀有可能再次窜高。别以为三月份的时候美国的CPI同比上涨只有5%,但压力还在。

这两年,美国虽然处于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但是政府领域和私人企业的薪资,都还是能够提高。虽然科技行业在进行裁员,金融行业也有精简人事的情形,但其他服务业的就业情况仍然良好。再加上薪资上涨,这对通货膨胀仍然形成压力。如果美联储放弃加息,通货膨胀再次蹿升的机会很高。

但是如果加息,会造成更大的流动性压力,美国金融业的承压更重。美国目前的联邦基准利率是4.75%—5.00%,快要到压力极限了。现在全球投资人、财经分析师都在密切观察,美联储在5月2日到3日的会议期间,会不会宣布加息?

如果美联储宣布加息, 联邦基准利率大概率地会来到5.00%—5.25%。换算成一般的银行对外借贷利率,大约是8.00%—8.5%之间,这是相当高的利率。

在这么高的利率下,银行吸纳存款的成本也会增高,同时银行手中持有的债券资产价格会下跌,银行资不抵债的压力会更大,流动性不足的窘况会更加严重。

如果这时候出现流动性压力的银行,将手中的债券等资产贱卖,以补足流动性的不足,债券价格下跌的压力会更重。这又会反过来增加债券价格的压力,造成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另外,高利率也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压力,美国企业界向银行的借贷成本会垫高,楼市贷款利率也会增高,美国信用卡消费的成本也增高,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

4 第一波银行救助行动无效

最新消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准备接管第一共和银行。这表示,美国政府于三月份对第一共和银行的第一波救助行动无效,不得不施展铁腕手段,接管第一共和银行。

除了华尔街11大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资300亿美元之外,还有美联储于3月12日推出的银行定期资助计划,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简称BTFP),向银行提供一年期的融资。

但是,这两项措施都没用,如果有用的话,我们又何必在那时候说,基本问题没有解决?而且美联储本身就是系统风险最大的制造者?

除了美国政府(财政部)与美联储互相踢皮球之外, 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还有另外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道德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对大银行的救助行动被许多人诟病,说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但是当时美国政府仅仅以一句”大到不能倒,径自对那些大银行展开大规模的救助。

如今美国面临金融业的流动性问题,同样的道德风险又浮现在眼前。

第二个难题是犹犹豫豫,不干脆。

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贝尔斯登破产,和李曼银行倒闭风波,都是因为美国政府犹豫的结果,以至于事态越发严重。最后一直到美国AIG保险公司出问题了,美国政府才不得不出面。

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犹豫,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一定会犹豫。除了道德风险之外,一旦出手,向那些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救助,无异于承认之前的错误。

2023年的金融爆雷事件,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同。今年的金融爆雷事件,源于爆发四十年仅见的高通货膨胀,导致美联储采取快速加息 、快速缩表的方式,也因而在美国资本市场迅速造成流动性不足。

再追究到源头,四十年仅见的高通货膨胀, 不就是因为美联储采取零利率政策,进行无限制地量化宽松吗?这要怪谁呢?不就是美联储要负起责任吗?

更何况,2021年通货膨胀问题窜起的时候,美联储与财政部部长耶伦当时说了什么?这两人分别说,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是暂时的。那时候的美国政府,对量化宽松政策,对利率的政策,没有说一句话,只想着把高通货膨胀归因于,全球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所以,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如果在三月的时候,大力救助那些出问题的银行,无异于打自己的嘴巴,承认之前的错误。

当然,美联储与财政部也保持着侥幸的心理,因为三月的时候出问题的金融业者,还只是中小型银行,或区域银行,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还没有出现问题。如果这时候出手救助,会被外界批评为,大惊小怪,沉不住气,更会被批评美国政府只会救助富人,因而承担更大的道德风险。

5 结论

接下来,美国金融业的流动性不足问题会如何发展?会不会出现更多的爆雷案例,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坦白说,美联储与财政部在三月的时候,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至于第一波的金融暴雷并没有完全过去。

美联储将于5月2日开会,隔天5月3日,将会公布最新的利率政策。现在外界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把联邦基准利率再调升25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将会来到5%—5.25%之间。

我们认为,还是没有用,这只会让流动性更为紧缩,导致更高的借贷成本,从而对美国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压力。

重新审视一下美国的问题,2021年,美国出现通货膨胀问题,最后成为40年仅见的高通货膨胀,这是美联储与财政部处理不当的结果,才一年的时间就不可收拾。

2022年,美联储不得已进行快速加息、快速缩表的政策,为什么美联储要快呢?还不是因为前一年的政策错误,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美联储想要快速修正错误。

但是,这又造成了问题,因为速度要多快,无法拿捏,于是场景就来到了2023年,这是金融行业流动性不足,频频爆雷的一年。

这时候,美联储与财政部所面临的是:

第一,通膨与加息冲撞。

第二,流动性不足与经济增长相撞。

而且,他们还要面临中国的经济竞争。这都是因为前两年,政策错误与处理不当的结果,美国现在是自食其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