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非常热情,迎接我们的总是微笑和问候。”在海外社交平台YouTube上,旅行博主夫妇“Two Mad Explorers”游历中国、品鉴各类美食的Vlog持续引发热议,也给许多外国人“种了草”。
在体验成都、重庆、广州等地的风土人情后,两人坦言,部分西方媒体常把中国描绘成充满危险的国度,但他们的亲身经历打破了不实的刻板印象。
当下,“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不少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China Travel”的火爆出圈,也得益于2024年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免签朋友圈”扩容。
一年来,中国同新加坡、泰国、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
2月11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美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为来自法国的旅客办理入境手续。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免签朋友圈”扩容,成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名片”。
外国人可利用过境免签、邮轮免签及赴海南岛等特定区域免签政策来华旅游或开展商务活动。72/144小时过境免签带火了“China Travel”,坐着邮轮逛中国成为新风尚。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免签政策是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务实之举和“政策名片”,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一些国家鼓吹“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而中国则主动扩大开放,为世界注入更多新动能。
10月23日,外国游客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的胡同内参观游览。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免签朋友圈”扩容,让世界一睹魅力中国的风采。
从“City不City”成为网络热梗,到“China Travel”掀起热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外国游客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多倾向于放慢节奏,深度体验中华文化。
在贵州黔东南州,热衷推介中国地道美食的法国人唐安诺向当地人学习贵州菜——酸汤鱼和红肉;在浙江杭州,来自加拿大的篮球少年品药香、做拔罐、吃药膳,感受中医药文化养生魅力;在福建泉州,国际友人身着汉服、头戴簪花,悠然漫步古城……
游玩之余,外国游客们长短不一的Vlog,真实记录了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他们的镜头,宛如一扇扇“窗”,映照出中国现代都市的繁华盛景以及普通中国人的烟火日常。
“‘China Travel’已成为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的窗口。”王磊表示,中国的魅力与活力,正吸引着更多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中国的免签政策也赢得国际赞誉。芬兰总统斯图布对中国将芬兰列入试行免签政策国家发出“三连谢”,并表示芬企业界人士对此尤感振奋。马耳他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恩·博奇对中国免签政策表示欢迎,并评价这是马中长期友好双边关系的又一里程碑。
6月15日,浙江杭州,国际友人在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开启簪花汉服游,体验运河边的中国文化。图为来自意大利的瑞丽体验簪花。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免签朋友圈”扩容,也推动中国持续优化人员往来措施。
针对外国游客普遍反映的入境游“堵点”,中国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综合施策,进一步提升金融支付、住宿交通、景区预约等服务的便利化水平,让外国人来华“说走就走”。
中国驻外使领馆全面取消签证预约制度,进一步扩大免采指纹范围;按现行标准阶段性调减25%的签证规费,外籍人员来华成本进一步降低。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系统工程,免签只是第一步。”王磊指出,要让外国友人在华期间宾至如归,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小到符合国际标准的外语标识,大到外国人在华管理措施,均需优化完善。
从“免签朋友圈”扩容到人员往来措施优化,一个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国际社会亦期待中国于新的一年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为世界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