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湖公园是怎样的景区?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滨路71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总面积约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

福州西湖公园是福州历史最悠久的公园,被人称为“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有苏州园林的别样风格,兔耳岭怪石奇观,它是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福州西湖公园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并以本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 。西湖公园系三个小岛组成,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边接而成,整个公园环绕湖水而展开,沿岸修筑临水建筑,种植绿化,叠山理水,环以观景的廊子,园内长堤卧波, 垂柳夹道。其临水建筑更加轻巧自如,因为气候的原因,建筑的柱子较细,屋顶较薄,通透性较强,因此层次性较深。绿化植物以当地植物为主,结合假山瀑布,高低错落,乔木灌木措配,色彩丰富,有丛植,有孤植,具有本土特色南方雨水较多。叠山与理水相结合,更加突出园林之精巧,瀑布顺着假山落下。层层叠叠,以流动的线条,美妙的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机,环湖水做观景廊,廊中漫步,一面是宽广的水面,一面是茂密的丛林,廊子时断时续,掩映在丛林中,“小中见大” ,增加了园林的趣味性。

福州西湖公园内有哪些景观?

仙桥柳色

西湖公园大门内的是“仙桥柳色”,古时人们游西湖,由城西门过迎仙桥而至。当时,仙桥卧碧波,湖畔遍植梅柳,景色十分迷人。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曾有词“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阴也”,可知宋时植柳之风已盛。夏秋湖面十里荷花馨,是柳绿花红;冬时红梅凌霜艳,有暗香浮动。此乃“仙桥柳色”之古景。

开化寺

开化寺位于福州西湖公园内,原是明代谢廷柱私宅,寺前身不过是宅旁一小庵。明嘉靖三年(1524年),知府汪文盛捐资建寺标“开化”之名。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知府汪文盛捐资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

宛在堂

在开化屿东,系闽中诗人纪念堂,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诗人傅汝舟营建。招诗友高濲等同来隐居。宛在堂木构三楹,以诗名“孤山宛在水中央”为堂名。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改建为湖心亭。乾隆十三年(1748年),黄任倡议复建,在堂中设立诗龛,作为福州诗坛同人吟诗聚会之地。后来堂为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道光七年(1827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重浚西湖,借宛在堂为办公场所。民国三年(1914年),西湖辟为公园后,宛在堂修葺一新。此后,春秋皆有雅集,名人墨客荟萃吟咏。

湖山胜处

在“湖山胜处”的门坊两旁立柱上,刻有对联:何须踏雪孤山,始有客来载酒。正好乘凉六月,那无人在题诗。这幅意境闲适,充满生活情趣的对联,所指的孤山,即近旁的开化寺屿。

荷亭晚唱

荷亭,位于大梦山麓,上京驿道长堤头,三面临湖,植菏甚盛,故名。“每当湖光潋滟,山色入暝,渔歌低唱,菱曲高吟,其余音袅袅,足使游人徘徊不置”,是品茗赏荷听曲的好去处。沈钟《荷亭唱晚诗》云:“孤亭水上浮,四面荷香起;日暮采莲归,歌声隔秋水。”

荷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均为接待皇家使节或官员迎新送旧之地。林则徐重修荷亭时,皇华亭改建为祭祀宋代抗金英雄李纲的“李忠定公祠”,并亲植桂树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