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汇添富夏正安

科技创新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主旋律。过去三年以来,新能源科技创新将我们快速带入了可再生能源的新时代,其背后的锂电、光伏、氢能等技术发展可谓日行千里,正不断抬升人类利用清洁能源的效率极限。一年前马斯克向全世界抛出了他的“人形机器人”计划,以跨时代的方案拉开了机器人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带动了一整条产业链从0到1的快速发展,向这人类设备劳动力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迈出了坚实一步。去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犹如一颗原子弹,引爆了全球整个科技创新行业,AGI(通用人工智能)第一次从镜花水月变成了可以企及的目标,其背后的大模型技术的潜力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上限。而就在不久之前,苹果在WWDC23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万众瞩目的MR产品Vision Pro,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模式,电影《头号玩家》里的幻想似乎很快就将照进现实。

笔者作为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人,感恩时代给予的馈赠——能源、机器人、AI、MR等等,所有这些科技创新都是以十年计的长周期的产业变革,其背后均孕育着以万亿计的产业价值,自然也蕴藏着更丰富的投资机会。

不过,想要抓住科技创新行业的投资机会,对产业发展趋势的认知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特征、寻找真正受益于产业发展的公司、在合适的估值水平买入卖出,这背后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

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高不确定性。每一次创新的尝试,都是在未知的黑箱中找寻未来的方向。以OpenAI为例,其于2015年成立,前7年持续在大语言模型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甚至于在2019年推出GPT-2时,由于模型效果体验欠佳,产业内很多团队都开始看空这一技术路线,独留OpenAI凭借对技术路线的信仰执着坚持。OpenAI如今的成功容易给大家造成一种误解,以为科技创新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失败是科技创新的常态,当一项新技术从0到1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预判其未来的终局。因此,在对其进行投资时,除了基于技术发展现状对未来大方向进行判断外,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发展的动态变化实施紧密的跟踪,保持对技术发展拐点的敏锐嗅觉,以步步渐进的方式逼近技术发展的终局,提高投资判断的胜率。

成功的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具备突出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是指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上所展示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信息系统管理能力等。其中,产品研发能力固然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但其他能力则更决定了公司成功的天花板与持续性。技术创新从0到1之后,往往伴随着技术扩散的过程,因此光有产品研发能力的公司,或许能享受第一波技术创新红利,但却有可能在之后的技术扩散过程中被其他具备综合竞争力的公司后来居上,这样的案例在国内外科技产业发展史上屡见不鲜。因此,笔者在研究科技创新企业时,会将很大一部分研究精力投入到对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上——市场销售团队是否有足够狼性率先占领新产品市场、生产制造团队是否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保证持续降本提质、公司人力资源体系是否为公司持续成长做好了人才储备、公司内部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是否支撑公司持续扩大团队规模,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往往是定性的,难以量化,但随着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的研究、判断、验证、迭代,成熟的分析体系得以形成,能够帮助笔者在投资中提高胜率。

科技创新产业的投资往往需要逆向思维。当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都看好某个产业方向的时候,股价往往已经经历了不小的涨幅,投资赔率降低,此时投资需要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长确定性以提高胜率,或是找到新的成长空间以提高赔率,难度不可谓不小。因此,在市场无人问津时才是最优的投资窗口期。比如,去年年底,市场对AI产业相关公司的未来前景普遍悲观,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同时海外ChatGPT的讨论热度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市场关注度较低,恰恰是值得大幅投入研究精力的时候。当然,能够在行业冷遇期重拳出击,除了逆向思维外,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积淀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当我仰望星空,遥望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璀璨星辰,我感恩时代赋予我们广大的投资机遇。低头脚踏实地,我定当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研究工作中去,不辜负时代的馈赠,不辜负基金持有人的嘱托。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