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幅高于去年四季度0.3个百分点,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资料图】

如何看待目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在2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政策供给,促进内需加快恢复,增强发展动能,推动二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

持续加强政策供给

“明显感受到市场在回暖,今年以来订单量激增。”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黄蕾告诉记者,一季度公司的光伏、储能产品销量实现了20%至30%的同比增长,其中主要来自美国、韩国等海外市场。

为确保每一批订单都能按时出货,正泰电源的各个生产基地都非常忙碌。“光伏晶硅与储能碳酸锂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整个市场的需求增速加快。目前,公司还在继续加码产品的创新,加快技术更新迭代。”黄蕾说。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扭转了去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下行态势;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有色金属、建材、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增速较前两个月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亮眼,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5%、53.2%。

从地区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生产进一步恢复,工业增加值规模排前十的大省中,一季度有6个省份工业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但也要看到,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说,将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落实落细稳增长政策举措,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持续加强政策供给。

“我们将稳住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下功夫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二季度工业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赵志国说。

积极打造新的增长点

一季度,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逐步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

在宁波钢铁,炼钢高炉的炉顶气体成分、温压参数、实时温度等数据在“掌上智慧高炉”手机APP中一览无余,依靠云计算,实时在线检测让“经验炼钢”转变为“智慧炼钢”。在广州机场高速,汽车以80公里时速无感通过收费站,仅收费环节每天就能节约2.75小时,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3.8%,万物互联的基础稳步夯实。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目前,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了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5.5%。

“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加速推动经济社会产业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持续升级,在赋能传统产业变革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业态,带动现有产业的跃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韩健说。

赵志国说,将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深化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聚焦中小企业“急难愁盼”,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政策举措,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介绍,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特点显著,其中,优质中小企业集聚成效突出,集群共入驻中小企业2.8万多家,贡献了超过1.8万亿元产值,优质中小企业占到了集群企业总数的20%以上。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作用发挥明显,集群在高性能材料、智能芯片、精密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形成了高水平、专业化的配套能力。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集群主导产业均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对集群产值贡献率达87%,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工信部重点围绕提升主导产业优势、推进数字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开展集群的培育工作,将集群打造成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沃土、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载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支点。

陶青说,今年工信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组织研究并出台促进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