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曲艺家、评书名家马岐收徒。方菲 摄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杜燕)“希望你们能努力传承北京评书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西城区非遗项目评书(北京)代表性传承人马岐喜收六名弟子,为传承评书艺术、传承和弘扬非遗贡献力量。

曲艺家、评书名家马岐收徒。方菲 摄

评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形式,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评书出现在唐代。宋代,评书被称为“说话”,不仅有完整的底本(即“话本”),还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和专业的说书艺人,说书艺术日臻成熟。清代,评书艺术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评书表演时由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利用手势和表情等手段交代情节,刻画人物,还常借助口技模拟风、雨、炮、马等的声响,以增强节奏,渲染气氛。

今天,记者从拜师仪式上了解到,作为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岐出身曲艺世家,父亲马连登、兄马增锟、姐马增芬等均为著名曲艺家。他于1960年毕业于北京市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市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

年过八旬的马岐在收徒传艺上不保守,因材施教。此次所收的六名弟子有“70后”“80后”和“90后”。拜师仪式上,徒弟代表夏富洋表示,将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将马派的评书艺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曲艺家、评书名家马岐收徒。方菲 摄

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挖掘和整理,北京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众多。其中,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项非遗和多位代表性传承人。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西城区现有区级非遗项目224项、市级非遗项目7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40项。截至目前,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341人。

曲艺家、评书名家马岐收徒。方菲 摄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政府引导,激发更多传承人的积极性,把具有北京特色的非遗项目更好、更广泛地传承下去,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古都魅力。(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