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视野 专家共议《十月》“全球首发”。主办方供图

(记者 高凯)包括刘文飞、董强、薛庆国等翻译家在内的多位专家日前做客“十月SKP会客厅”,分享“‘全球首发’:从中文起航——文学期刊现场中的世界视野”这一话题。

“全球首发”是《十月》杂志在2023年创办的全新栏目。评论家、《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首先介绍了这一文学栏目的由来。她表示,经过几代翻译家、出版家的不懈努力,中文的阅读和书写姿态发生了变化,相比前代人的“到世界去”,此刻我们比从前更深切意识到“在世界之中”。“全球首发”栏目诞生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如果从前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一次强调的是“同时性”。“我们邀请勒克莱齐奥、库切、阿多尼斯、平野启一郎、沃多拉兹金等各语种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知名作家,将他们从未发表过的新作,经由刘文飞、董强、薛庆国、秦岚等资深翻译家的译介,在《十月》以中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而刊发这些作品的《十月》杂志,构成一个小型的世界文学现场。”季亚娅说。

著名俄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刘文飞是“全球首发”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栏目的共同策划人。作为一位俄语翻译家,刘文飞曾经促成中俄两国的两家《十月》杂志进行互动交流,举办“中俄《十月》文学论坛”,促成两家杂志“莫斯科故事和北京故事”的互译和出版。刘文飞表示,《十月》这些年已经拥有了国际化文学背景,“全球首发”是它顺理成章的延展。接着,刘文飞介绍了自己在翻译俄罗斯著名作家沃多拉兹金的小说《水镜的裂隙》时的心得体会。与沃多拉兹金以前的作品不同,《水镜的裂隙》是作者这次专门为中国读者而创作的小说。它同时也是一篇写给同行、特别是中国同行们的小说,写作前,作者特意与译者刘文飞讨论创作提纲,最后以“作家的劳动”为主题,创作出了这篇作品。

著名法语翻译家、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法语系博雅特聘教授董强翻译的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小说《护身符》。董强介绍,自己在向勒克莱齐奥约稿时,提出要将作品首发于中国《十月》杂志,勒克莱齐奥将自己最喜欢的新作给了董强。

董强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学的翻译,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我们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是全面的,而且是同步的。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学阅读群体。“全球首发”可称之为“文学同传”。

著名阿拉伯语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薛庆国是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的主要中文译者。薛庆国认为,《十月》杂志现在的这一做法,在世界文学同时性的坐标中来看中国文学,或者在中国文学内部去看到世界文学,是对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视野的认同与实践。

著名日语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审秦岚也介绍了她与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的联系经过。平野启一郎特意为《十月》杂志和中国读者写了一篇新作,他的特点是思辨、提升和抽取。值得一提的是,平野启一郎在了解《十月》“全球首发”的计划、接受约稿以后,表示十分期待“全球首发”作家们的线下交流。

本次分享会由《十月》杂志和 SKP RENDEZ-VOUS共同举办,也是今年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北京出版集团系列文学活动之一,当日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