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一周年。随着世界首条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正式“闭环”,打开了人流、物流新通道,若羌县由此迎来了暑期旅游高峰。

美团数据显示,前五月,搜索“若羌县”数量同比上涨588%,“若羌酒店”搜索量同比增长700%。上海、广安、苏州、丽水、深圳、广州、郑州、成都、重庆、商丘消费者热搜“若羌”。

古楼兰焕发新生机,沙漠边缘涌现“新业态”。

沙漠景区点外卖成为新风尚

“很难想象,沙漠边缘的若羌,一天能送出去400多杯奶茶。”“90后”重庆籍女外卖员罗琴回忆,7年前她刚嫁到若羌时,要从库尔勒坐9小时大巴车,从天亮坐到天黑,还要带上路餐。

地理位置上,若羌县北倚“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靠阿尔金山无人区,曾因交通不便被称为南疆“口袋底”。这些年,罗琴亲眼见证若羌交通环境改善。2018年,若羌楼兰机场通航。2021年,尉若高速公路通车。2022年,环沙漠铁路全线贯通。“死亡之海”被立体交通网环绕,若羌从“口袋底”变身新疆东南大门。

游客从库尔勒到若羌,走高速公路只需3小时,乘飞机只需1小时。更多外地游客走进来,特色小店拔地而起。

6月中旬,随着新疆暑期旅游旺季开启,大批游客涌入若羌。“我们会按游客要求,送外卖进景区。”罗琴说,除了奶茶、抓饭,游客也喜欢下单防晒霜、洗衣粉、墨镜、若羌枣等。

在若羌这座沙漠边缘的县城,更多女性努力经营着人生。若羌县赚得最多的骑手是“95后”姑娘董昱彤,她靠送外卖月入1.5万元,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超越当地所有男骑手成为“单王”。

“伴随着游客增多,外卖单数增多,收入越来越多。”董昱彤说。

道路通畅 若羌枣销售网络更广

若羌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地重要经济作物。6月11日上午,“85后”红枣商户舒春华与枣农麦麦提敏·图尔迪来到若羌县铁干里克镇库尔干村枣园。

“阿达西,枣长势不错,一看就是个丰收年。”舒春华对麦麦提敏说,今年各项收入加起来,得有30万元。麦麦提敏听着笑开了花。

舒春华生于湖南农村。2011年前后,他放弃年薪几十万元的“码农”工作,开始频繁奔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各红枣产区,成为“枣农”。

若羌是天然优质红枣生产基地,近年来,不断提高红枣品质,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目前,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达23.38万亩,红枣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支柱产业。

“铁路通了,枣子运输更顺畅了。”舒春华说,以前受制于交通限制,枣子出疆时间很长,成本也更高,铁路修通让若羌枣更好出疆。

红枣关联着农户钱袋子,是农户的“绿色银行”。舒春华先后带动400户枣农对接大市场,他说,每到收枣旺季,工人月薪可达5000元至1万元,枣农家庭年综合收入可达30万元。

美团优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若羌枣销量同比增长110%。更多县城与乡村开起“明日达超市”,若羌枣也踏上了“走南闯北”的旅程。广西的博白县、平南县、灵山县和广东的博罗县、新兴县是中国最喜欢购买若羌枣的县城。

“环沙漠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6月11日夜晚,在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若羌羌楼兰调民宿内,游客伴随着赛乃姆悠扬乐声,手拉手跳起麦西热甫。

随着环沙漠铁路、沙漠公路、沙漠机场相继开通,外地游客来若羌出行便利度极大提升。今年3月,“新—青—甘”五城旅游联盟在若羌开启,更多走甘青大环线的游客翻越阿尔金山来若羌旅游,带动若羌县民宿业态兴旺。

民宿老板娘薛高飞是“疆一代”。她在枣园中开起民宿,时常组织民间艺人表演,向外地游客展现若羌传统文化底蕴。她希望游客能够在现场亲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前些年,游客到若羌后满大街找住的地方。”薛高飞表示,现在互联网发达了,游客通过网络平台提前订房,旅行体验更顺畅。暑期是若羌旅游旺季,民宿提前一周就会客满。

沙海辟通途,客从丝路来。2022年,若羌县加快“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步伐,打造一批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项目。目前,若羌县共有2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星级农家乐和40家不同主题风格的特色民宿,初步健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若羌县铁干里克镇副镇长董志鹏介绍,楼兰文化是若羌县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和若铁路开通后,进出疆游客逐年增长。今后将按“酒店+民宿”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让乡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

当前,若羌县积极打响“丝路楼兰 秘境若羌”旅游品牌,实施“引客入疆 送客出疆”工程,将若羌打造为进疆旅游第一站。楼兰博物馆、楼兰故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罗布泊等文化遗产,也正揭开神秘面纱,迎接天南海北游客探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