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新疆资源环境优势突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天优势。自治区提出要深入实施农业强区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提高新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中的贡献度。
今年以来,全疆各地全力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稳住面积、主攻单产,抓好粮食生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产品供给充足。上半年,新疆夏粮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总产达701.2万吨,较上年增产46万吨,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新疆不仅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供应了优质的新疆粮。
(资料图)
扩大面积 打牢稳产增产基础
7月4日,库车锦润农业发展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抽样员进行小麦抽样。 吐尔松·托胡提 摄
今年以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按照“区内结余、供给国家”的粮食工作方针,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全力以赴抓好夏粮生产。
“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说,新疆通过强化政策引领,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实现了粮食生产“扩面”,夯实了丰收基础。
“政策好、技术好,我们种粮农民底气足。”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夏孜盖乡哈尔苏哈村村民据朋豹说,今年他种植了301亩小麦,农业技术人员经常到田间地头科学指导,解决了技术难题。自治区对种粮农民有直接补贴,丰收后售粮环节通畅,打消了农民顾虑,今年他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粮农收益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自治区统筹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2.9亿元,将冬春小麦补贴提高至230元/亩,惠及小麦种植户130余万户,全力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还向全区43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发放中央财政奖励资金9.1亿元,鼓励产粮大县加快粮食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粮食生产的“扩面”,全区通过增加耕种面积、提高复种效率、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有效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全区夏粮生产面积(主要是小麦)共计1816.4万亩,较上年增加79.2万亩,占全国夏粮增加面积的67.2%,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有力保障了粮食的稳产增产。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7月23日,塔城市恰夏镇农户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无人机拍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今年以来,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充分的灌溉保障,阿瓦提县鑫汇诚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管理的4000余亩冬小麦实现了增产增收。
“平均单产较上年提高50公斤,增幅明显。”鑫汇诚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雷延刚说,今年,合作社的小麦全部种在高标准农田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集约管理。农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农作物用水需求,充分保障灌溉用水,春季用水高峰时的“卡脖子”旱没了,小麦长势明显优于往年,奠定了全年丰收基础。
水是新疆农业生产的“牛鼻子”。今年以来,我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河道来水、水库蓄水、地下水和产业结构等情况,按照优先保障粮食作物、二轮承包地、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用水,其他作物弹性配置的原则,统一编制了2023年灌溉供水计划,充分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特别是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需求,提高供水质效,确保农田灌溉得力,粮食增产有方。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区(地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2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7.4%。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75%以上。今年我区将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435万亩,其中新建340万亩,改造提升95万亩,为粮食产能提升奠定“地力”基础。
同时,各地将科技和装备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立足当前全区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在全区开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等种植管理技术,通过良种、良法、良田与良机有机结合,深挖增产潜力。
目前,全区高效节水应用面积达到近6300万亩,其中精准水肥调控示范面积120万亩以上,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全区(地方)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74%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以上,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强化储备加工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月底,昌吉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粮库保管员例行测量储备粮粮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摄
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上游生产环节的有力供应,也离不开下游收购加工各环节的提质增效。
“通过线上预约售粮,基本不用排队。”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喀拉塔宋村村民阿卜力克木·吐尔洪说,今年售粮流程方便快捷,粮食价格也不错,很快就能拿到售粮款。
夏粮丰收后,为了能让粮农安心售粮、放心售粮,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激发市场购销活力,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清理、收储等服务,努力让农民卖“明白粮”“暖心粮”“舒心粮”“放心粮”。同时,各地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仓储管理技术,仓容应用绿色储粮技术比例达到74%,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降至0.43%,库存粮食宜存率多年保持100%,储粮质效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改变。
在做好粮食收储工作的基础上,全区持续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通过组建区域性粮油集团,加大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力度,提高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
“集团化发展大幅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昌吉州粮油购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苏明说,企业先后实施产业链打造工程、组织变革工程等一系列改革,在承担自治区和地方宏观调整的政策性粮食经营业务的同时,还能按照市场的需求做好粮食流通经营,逐步成长为一家集购储销和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国有粮食实体企业。
目前,新疆各地逐步整合辖区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完成组建10个区域性粮油集团。各粮油集团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转变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在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不断挖掘新疆粮油产业发展潜力,让更多优质粮油产品走向疆外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