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游客在西藏日喀则G349国道卡若拉冰川路段停车拍照时,遭到景点保安阻拦,引发网友关注。江孜县文化和旅游局通报称,该问题属实,为此向游客致歉,联合工作组对景区经营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处理。
景区的手不能伸这么长
在景区之外的国道上,干扰过往车辆停泊、阻挠行人拍照、强行售卖门票,是一种典型的乱收费行为,游客完全可以报警处理。谁给了景区强买强卖、“拦路收费”的权力?难道景区真把国道划入了自己的范围?这已不只是短视问题,还涉嫌违规违法。【详细】
值得警惕的是,类似的“圈地收费”式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近来,数个知名旅游地都出现了“围墙挡景”的情况,被网友戏称为“严禁偷窥祖国大好河山”。虽然相关地方被曝光后陆续进行了整改,可收费思维惯性在一些景区恐怕依然存在。无论是“围墙挡景”,还是对国道观景的游客收费,都凸显了相关景区对公共资源的占有欲。【详细】
乱收费无异于自砸招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景区只算小账、不算大账的“门票思维”以及收费冲动,无异于自砸招牌、自毁前程。旅游业是高度依赖口碑的行业,而在所有败坏口碑的做法中,受到最多关注的莫过于乱收费。站在国道上看风景也要收费,如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难免让景区沦为众矢之的,同时也殃及地方形象。【详细】
在文旅业快速发展的当下,监管质效也应随之提升。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频次,并结合其他地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敦促本地景区。须知,地方旅游形象一旦受损,重建消费信心绝非易事。一些风景在目的地,但更多的风景在路上,希望那些“在路上”的风景不要再被做成“收费项目”。【详细】
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一再发生,折射出老生常谈的“门票经济”依赖。景区经营者应该看得更长远些,把目光从门票价格上挪开,投向景区环境整治、休闲产品打造,以及体验性消费。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了,旅游业带动的边际效益将得到倍增。【详细】
同时,景区不应忽视大好河山的公共属性。景区固然要追求经济效益,但依托公共自然资源做起来的生意也须兼顾社会效益。抱守“门票经济”某种程度上是给自己关上了发展大门,一些景区的经营理念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光明网、钱江晚报)
V视角:
@轻闻白兰香:什么时候看路边的风景都要给钱了?
@飞线哥玩数码:这不是个例,有些地方真的很离谱。
@爱在清澄同学:说真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自己的正当权益一定要维护。
@春去春会来1106:提醒一下文旅局长们,在制作当地宣传短视频的同时,切实搞好内部管理吧。景色好,管理也好,去的人才会多。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相较于在景区周边公路“筑墙挡景”,卡若拉冰川景区的做法再次挑战了公众的认知底线。“国道观景被收费”事件成为舆论热点,对其他景区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警示:别光盯着门票那点儿钱,切忌急功近利、杀鸡取卵,让游客获得好的体验才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