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5月9日消息(记者汪晓青)“同学们,如果发生地震,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什么?”“应急疏散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近日,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组织了一堂防灾减灾主题班会,通过老师授课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和提升学生们的防灾避险能力。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提升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学校副校长李成明介绍,为强化安全红线意识、落实安全责任,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利用安全教育课、班队会等途径,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集中观看教育视频等形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师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

在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上,高一的学生们跟随着老师的讲授,学习地震相关知识和发生地震时的避险逃生技能。

“通过主题班会,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地震的常识和如何在地震中自救及救助别人。通过课程,我明白了当遇到地震灾害时,首先要不慌张,积极做好自救,并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去帮助别人。我也会把我学习到的应急避险知识讲给家人听,增强家人们的防灾避险能力。”高一学生郭昊说。

通过主题班会提升学生防灾避险能力(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为帮助全体师生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师生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本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提高全校师生在灾害突然来临时应急防护与逃生自救能力,积累集体疏散、消防救助、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学校会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逃生演练。”李成明说。

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主题班会后,学校围绕演练主题,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为保证演练有序进行,学校根据教学楼、宿舍、食堂等不同场景不同时间段,制定了相应演练方案,各对应岗位作了具体分工,在各出口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疏导。

据李成明介绍,学校结合实际每月分别开展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不同场景,日间、夜间不同时间段的防火、防震等应急疏散演练。演练活动不仅可以落实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将提高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