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小的蚜茧蜂,小到飞到你面前,你可能都注意不到我。可是我的本领却一点都不小,消灭蚜虫最在行。

每到万物生长的季节,只要你来到云南的烟田,弯下腰到烟株间细心寻找,就一定能在蚜虫肆虐的叶片上发现我的踪迹。


(资料图片)

蚜虫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没错,我就是传说中的“蚜虫杀手”、烟叶与其他农作物的守护者、绿色生态发展的“先锋军”。记住喽,我的名字叫蚜茧蜂,如果你在田间地头见到我,可别太惊讶哦!

悄悄告诉你,就在最近,小小的我获得了一项大大的荣誉。

让我想想,是哪一天呢?

对了,2023年7月18日。这一天,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申报的“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露脸了啊,家人们!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家时,气氛一下子沸腾了,兄弟姐妹们高兴得嗡嗡乱飞。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充分说明我们不是在山野间漫无目的游荡的小飞虫,而是云南烟草科技创新的“代言人”。你一定有疑问,我们这些不起眼的小小昆虫,凭什么获得这么大的荣誉?

快快坐好,听我好好给你讲一讲我们蚜茧蜂的故事……

蚜茧蜂来了

想当初,我们蚜茧蜂在山野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是植物的好朋友、蚜虫的死敌。每次看到蚜虫聚集在嫩绿的叶片上,肆意吸食着植物的汁液,我们就会感到怒不可遏,一定要把它们消灭才行!

怎么消灭它们呢?嘿嘿,我们的办法很巧妙,就是把卵产到蚜虫的体内,在寄生过程中不知不觉杀死蚜虫,保护我们的植物朋友。

后来,我们的这个特性被农业科研人员发现了。科研人员认为,我们应该到农田里去保护农作物,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对我们的研究就开始了。

可不管科研人员怎么努力,在帮助我们繁育后代方面始终没有突破,我们也一直没有办法大规模应用到农业领域。空有一身本领,却无从施展,实在是郁闷!

就在我以为,自己会碌碌无为过完“虫”生时,转机在金叶飘香的云南出现了。

长期以来,烟草一直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烟叶生产更是关系到全省万户烟农、近200万人口的生计。可这么重要的一项产业,多年来却深受虫害困扰,尤其是蚜虫,仗着繁殖和传播速度快,对烟叶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烟农们一提起蚜虫来,都摇头晃脑直叹气。

为了更有效、更环保地对付蚜虫,早在1997年,蚜茧蜂就进入云南烟草农业科技人员的视线,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2010年,云南省局(公司)将“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列为重大专项,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配备最强的技术人员,誓要建成一支令蚜虫闻风丧胆的蚜茧蜂大军,我很荣幸地成了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颤抖吧蚜虫,我们蚜茧蜂来了!

把蚜虫打趴下

我们蚜茧蜂过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让我们有组织、有目的地守护农作物、抵御蚜虫的侵害,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让我们有能力抵御数量庞大的蚜虫,十几年来,云南烟草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建起了以蚜茧蜂为主的生物防治体系。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首先,他们探明了云南蚜虫与蚜茧蜂种群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蚜虫危害规律,又揭示了田间蚜茧蜂与蚜虫种群动态跟随性效应、消长规律及耦合性,对敌我力量进行充分评估。

光这样还远远不够。虽说我们蚜茧蜂一个个武艺超群,对付起蚜虫来十拿九稳,可我们的数量比起蚜虫来实在是太少了。蚜虫作为这个世界上繁殖能力最强的昆虫之一,只需受精一次就能产卵上百头,繁殖速度之快,令人发指。相比之下,我们自然界中的蚜茧蜂数量就远远不够了,消灭蚜虫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蚜虫繁殖的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南省局(公司)技术团队开足马力,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建立起蚜茧蜂规模化繁殖与应用技术体系,在蚜茧蜂工厂化繁育技术及工艺、高密度繁育方法、收集释放技术、冬季保种、提纯复壮、群体滞育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让我们蚜茧蜂拥有了正面对抗蚜虫的强大实力。

2015年,由中国工程院7名院士及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云南红河州,实地考察调研了蚜茧蜂规模化繁育基地和烤烟大田应用现场,对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研究与应用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从理论到实践、从研发到应用取得了全面成功,树立了我国生物防治的一面旗帜。

战斗打响,蚜茧蜂军团势如破竹!

2012年,云南烟区实现全覆盖,我的兄弟姐妹们守护到云南的每一片烟叶;2014年,向全国烟区进军;2016年,实现全国植烟区全覆盖;2018年,在大农业应用的面积首次超过了烟草,更多农作物受到我们的保护……

截至2022年,累计推广超2亿亩,减施化学农药万吨,节约防治成本128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天敌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经典成功案例向全球推介,成为全球生物防治领域标杆。

曾经猖狂的蚜虫,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小虫子有高科技

虽然我们在对抗蚜虫的战役中占到了上风,可我必须承认,这不全是我们的功劳。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才是这场战役获胜的关键。

这些年来,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不断增加我们的技术含量,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令蚜虫们闻风丧胆。

我大概数了一下,到目前为止,“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已经获授权专利82件,发表学术论文73篇,出版专著1部,取得软件著作权2件,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和企业标准5项,在蚜茧蜂高密度均质化繁育、僵蚜自动化收集、储存释放装置开发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就在不久前,我们在昆明市禄劝县参加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在众多专家、媒体记者的面前,尽情展现出我们强大的战斗力,让所有人看到了蚜茧蜂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成效。

在这次演习中,我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这架“飞机”可不简单,是2022年由云南省局(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天敌无人机投放系统。这套系统能够用较低的成本、更高的精准度,实现我们蚜茧蜂、黑卵蜂等天敌产品的人工投放。

这样一架无人机投放装置,每天可投放天敌覆盖烟田48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效率的30倍以上,我的兄弟姐妹们再也不用苦哈哈地在烟田里飞来飞去,而是随着无人机投放口的打开,成群结队地降临到烟田上空,真可谓“神兵天降”。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句话用在我们蚜茧蜂相关项目研究上,真是再合适不过。我怎么也没想过,我们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小昆虫,在科技加持下,居然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那么大的助力。我也无法忘记,正是有了烟草农业科技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默默奉献,才让我们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烟草行业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有了这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会鼓起干劲,用小小的身躯筑起现代化农业生物防治的长城,建立起属于我们的“蜂”功伟绩。

作者单位:云南省局(公司)

烟蚜茧蜂寄生蚜虫。

烟蚜茧蜂防治蚜虫。

羽化成蜂。

推广蚜茧蜂防治蚜虫绿色防控技术。李姝锦摄

蚜茧蜂僵蚜产品。侯鸣飞摄

云南省蚜茧蜂商品化生产及服务流程。

僵蚜繁育。

放蜂宣传。

蚜茧蜂投放。

在烟叶种植中投放蚜茧蜂。

在玉米上投放蚜茧蜂。

在辣椒上投放蚜茧蜂。

在蔬菜上投放蚜茧蜂。

云南烟区无人机放飞蚜茧蜂。

蚜茧蜂运输。

本文配图除署名者外均由雷丽清、于轩昂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