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旅游区红色地标打卡热度攀升;孔子故里,传统文化游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所在;大泽山葡萄采摘、济宁汶上乡村田园,乡村振兴新图景让游客流连忘返……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红色打卡游、国潮文化游、乡野风情游成为山东文旅市场的亮点,吸引众多游客一睹齐鲁大地的多彩风光。
(相关资料图)
据统计,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409万人次,营业收入17.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5.3%和191.5%。
“红色打卡游”火热
双节假期,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迎来“红色旅游”高峰,不少学生在此研学。
蒙阴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该县特色化打造精品“红色研学”路线,教育学生深入体会沂蒙精神,更加理解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3岁。”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孟祥超说,讲解员每次都会讲这个细节,以期将红色文化的种子埋在研学学生心里。
在济南解放阁,护城河畔杨柳依依、泉水淙淙。在解放战争济南战役期间,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时的攻城突破口。后来,当地在此建立了济南解放纪念馆,不少市民和游客节日期间来此游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站在这里,更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来自河北唐山的游客刘玥说。
多年来,“红色打卡游”始终是山东文旅市场“主旋律”。在全省300多个红色旅游景(点)和文博场馆,市民和游客纷纷通过参加红色主题活动为祖国庆祝华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济南市民李小平说。
“国潮文化游”客满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山东省内多地特别策划推出古装国潮演出、传统文化游园会、民俗展演等文旅活动,给游客带来全方位体验。
记者看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各大景区熙来攘往、人头攒动。在三孔景区,非遗皮影戏表演正在上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假期期间,孔府皮影从平时的每天4场增加至高峰期的每天7场,人气很旺。”三孔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说。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府内戏班皮影演出自古有之。今年,在国家级非遗传人范正安的指导下,以孔府内宅门影壁墙上壁画为原型,传统文化创意融合的皮影戏《贪壁传说》开始在景区上演,受到游客欢迎,40多种皮影文创也深受游客喜爱。
三孔文旅公司商品部经理杜程介绍,游客可在非遗师傅带领下,亲手制作皮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孔景区还策划推出诗礼争鸣、汉服游园等八大主题文旅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游”的魅力。
据初步统计,9月29日到10月6日,三孔景区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小桥流水、青砖石墙,一叶扁舟载着游客荡漾在护城河的碧波之上。两岸布坊、冶坊、衙门、药局林立……一幅诗情画意的古镇水城景象映入眼帘。
10月1日,济南明水古城正式开启试运营,首日接待游客达上万人。
据明水古城景区执行总裁孟武其介绍,古城以“济南元素”与“章丘符号”为基底,将历史上名人故居、大户望族、城内泉水人家、城外莲藕池碧争相斗艳的景象复刻还原。景区还复原古城遗存城隍庙等宗祠建筑,形成具有地域属性、城市性格与人文精神综合的旅游产品,为古城赋予新的“生命力”。
“乡野风情游”出圈
一口土灶、几根劈柴,约三两好友、烧一桌美食,环境优美的乡村是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成为短途游的新选择。在济宁汶上县白石镇,游客许茜茜已经游玩了好几天。“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乡村田园的氛围,趁着双节假期赶紧来体验一下。”许茜茜说。
采秋茶、摘瓜果、农家乐……这个假期,山东以其秀美的乡村盛景,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乡野风情游”,沉浸在和美的乡村振兴齐鲁画卷中。
同在济宁汶上县的夏村也是游人如织,游客们在这里品味难得的乡间野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凭借“村南花香、村内饭香、村北果香、茶园茶香”的旅游发展理念,夏村逐渐变成了周边有名的先进村。
“村里采取‘旅游+’的发展模式,把旅游与发展充分融合,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态村。”夏村党支部书记吴进军说,乡村旅游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村里环境好了、人气旺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金秋十月,平度芝莱山下、淄阳湖畔,满山的葡萄园喜获丰收,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采摘游,品尝地头上的甜美葡萄。
“早就听说过大泽山葡萄的美名,正好趁着假期带家人一块来体验。葡萄很甜、风景很美、玩得很好,这一趟来得值得。”在葡萄大观园体验采摘游的烟台游客吴明月说。
产自于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大泽山葡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3.5万余亩,品种300余个,年产葡萄5万余吨、产值7亿元。
窥山东可观全国。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信息,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