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年级学会系鞋带、二年级学会洗袜子、三年级学会洗菜、四年级学会洗碗刷锅、五年级学会炒菜……这是广西陆川县第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该县推行的劳动教育模式中“学会一项技能”的内容。

近年来,陆川县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出台本县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县情、校情、学情,组织开展富有本土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形成了“123456”劳动教育模式,即学会一项技能、做到两个融合、抓好三类教育、打造四个模块、坚持五个走进、开展六种评价。

该县要求各中小学校认真开好每周一节劳动课,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最终使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掌握一项生活技能。

在陆川中学的劳动基地里,时常看到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生物老师带领学生在其中上课的身影,这是陆川县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体现。该县要求学校在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中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

该县提出的三类劳动教育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求县域内各学校认真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清单,切实解决“劳动教育教什么”的问题。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性,该县还将劳动教育分成四个模块:家务劳动长期实践,要求学生每天完成5—30分钟的家务劳动;劳动技能分级培养,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开设劳动技能课程;劳动基地重点打造,依托劳动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研发富有本土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参观陆川铁锅制作、陆川猪养殖、橘红种植与制作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上述“三类教育”“四个模块”理念,陆川县要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坚持“五个走进”,即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科技制作等,让学生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体验新兴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在劳动评价方面,陆川县推行“六种评价”,包括“劳动争章”“劳动小达人”等,多角度、立体化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