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河南省漯河市充分发挥食品产业集中度高、体量大、名企多,产业规模已达2000亿元占全省食品产业总量的1/5、全国的1/50的特色优势,“三位一体”统筹考虑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配置,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创引领、城教融通,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市域产业、科创、城市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助推区域产业提质增效

漯河市坚持教随产动、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助力漯河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对接产业建强专业。漯河市职业院校紧紧围绕该市食品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发展要求,服务以食品为主导的“1+8+N”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强做优食品、电子商务等6个优势专业集群,全市3所高职学校共开设食品类专业45个,占其专业总数的38%。同时,围绕打造“中国护士”“河南口腔”“豫中南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品牌,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新兴和紧缺急需专业。2021年以来,全市职业院校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医学营养等专业33个,撤销文秘等专业26个。

二是服务合作搭好平台。漯河市积极组织职业院校与临颍县、漯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优势互补、互惠多赢的合作机制,加速构建多元办学格局。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形成“契约锚定、利益内驱、共建共享、责任分担”的长效治理机制。职业院校与德国博世、海尔等知名企业共建开放式实践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双汇商业学院”等30余个特色产业学院和河南省食品职教集团等,打造服务人才培养、技能提升、技术升级等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三是共育工匠促进发展。漯河市职业院校与卫龙食品、三全集团等200余家企业合作开办企业冠名班、订单班,共建二级学院,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将上千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十三五”期间,市内职业院校向社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5万余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万余人次,其中双汇集团6万多名员工有1/4来自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漯河市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越来越高。

深化科创引领,助力支柱产业发展能级提升

漯河市发挥职业院校科教资源优势,紧跟重点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促进企业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大幅提升了价值链。

一是推动科教与产业融通。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牵头组建了多个食品产业战略联盟,并作为该市“一号创新工程”中原食品实验室6个研究基地之一,联合省内外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中试基地、企业共同构建了“食品高校+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中试服务+创业孵化+食品产业园”全链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助力中原食品实验室为双汇、中大生物等近2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多项,突破关键技术16项,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300多亿元。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建了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师团队,设计完成了“营养健康植物肉特膳食品生产示范线”,并支持打造休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营养健康工程研究中心、特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营养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四个省级研发平台,推动研发平台与河南南街村集团等龙头企业精准对接。

二是推动研创与效益结合。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市食品科学研究所,该市成立了“休闲食品加工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休闲食品相关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和中试工程化服务。依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龙头企业建立“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先后建成生产线20条,引进一流研发团队8个,中试服务产品上市294种,实现技术服务收入2.98亿元,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成立漯河中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具备4000多项指标检测资质,已为近千家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检测认证服务。

三是推动创新与创业协同。依托市内各职业院校“沙澧众创空间”和产业孵化生产基地,漯河沙澧国家级众创空间建立了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基地,成立了由技术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技术创新导师”及“专家创业导师”团队,重点孵化落地食品科技、创意、创新等项目,近几年入驻众创空间孵化器项目318个,成功孵化产品209个。围绕加快打造创新高地需要,漯河“智慧岛”与市内高职院校深度合作,组织专家进企业开展创新指导活动,有效解决企业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和载体申报等多项问题。

深化城教融通,助益现代化漯河建设

漯河市把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作为现代化漯河建设的关键支撑,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推动力,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一方面,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建成与城市经济和民生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9所,在校生9万人,每万人中有中职生183人,中职生占比全省第一;建设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满足漯河食品产业对食品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大量需求;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技能大赛技术推广中心,2名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狠抓职业学校布局优化和调整,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优质学校集中,强力整合撤并弱、小、散的中职学校,将原来23所中职学校整合至规模大、实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11所中职学校。引导职业院校服务“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发展,如舞阳县中专学校与有关政府部门、县化工园区等合作共建“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与应急救援实训基地”,每年可为化工企业培训生产操作人员6000人。

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积极参与打造暖心工程,提升城市建设“温度”,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漯河市社区大学,通过市、县、乡(镇)、社区四级教育培训网络,构建覆盖全市社区教育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推动全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厚度”,依托职业院校成立许慎文化学院,将许慎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城市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通过挂牌合作、共建文化传承基地和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将专业技能学习与“心意六合拳”“扎染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机结合,增加城市文化内涵。

(作者王海东系河南省漯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焕林系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29日第5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