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透明的容器内,一朵朵洁白的羽绒,如云、似雪……它们将被加工成羽绒制品,羽化成宝,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5月18日,中国商报记者跟随“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宣城实践”采访团,走进安徽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实地探寻安徽宣城实施产业协作的成功经验。
宣城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地近沪杭,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翼”之一。
风起长三角,潮涌皖苏浙。近年来,宣城市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推动该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以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为重点,宣城市精心组建“2+3+4”产业链推进组,分产业链编制发展规划和招商地图,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为重点区域,组织61支招商队伍300余人驻点招商。同时,牵头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长三角(宣城)光储产业联盟。今年1—4月,全市新签约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87个,同比增长58.5%;协议投资额1169亿元,增长212%。
来自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中国羽绒加工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生产行业,迄今已有近150年历史。自1994年以来,中国羽绒工业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产业链完整的工业体系,占据了国际羽绒市场70%以上的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国、出口国及消费国。
作为浙皖两省合作的样板,安徽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成为承接羽绒产业转移的大平台,也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8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目前,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5家,2022年园区实现总产值33.9亿元,销售33.8亿元,纳税7600万元,出口4025万美元。
在安徽企鹅羽毛有限公司,只见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直播带货,另一名员工正在机器前忙着现场充绒。公司董事长韩炬向记者介绍说,1994年公司全面参与并推进“新塘羽绒”大品牌创建,2000年公司从单一的羽绒加工着手开发羽绒家纺制品,并吹响进军欧美市场的号角。以“品牌化、高端化、欧美化”的产品定位,2006年全面进军线下实体销售行业,大胆探索新产品、新销售的路径。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主要客户群体有西点、天安、斯安达、德兰、亚马逊电商等。
“羽绒和羽毛已经存在2.2亿多年。羽绒是绿色天然可再生的,也是可复原可持续的节能材料。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产业不可或缺。”韩炬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作为推动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跨境电子商务为企业构建了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据宣城市商务局跨境电商综试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史爱清介绍,近年来,宣城市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2022年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余场,参训人员1500余人。推动中鼎、婉饰琳2家企业3个海外仓成功入驻“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招引跨境电商企业5家。2022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14.21亿元,同比增长93.8%。
蔚羽羽绒全产业供应链直播基地位于方翔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当记者到达时,三个直播室正同时开播,主播们身着公司生产的服装,向线上消费者耐心地介绍产品的价格、尺码、购买方式等。
方翔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常务副总经理卓山东介绍说,目前,产业园主要通过抖音、阿里巴巴、亚马逊、Wish、ebay等电商平台,开展羽绒及其制品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业务,2022年交易额达1.5亿元。“后续将进一步发挥羽绒产业资源优势,加快传统外贸数字化转型,构建轻纺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卓山东告诉记者。
在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厂房里,只见用彩色包装袋打包而成的原料堆积如山。公司总经理孙关水边走边向记者高兴地介绍企业的发展成果。华英新塘羽绒项目专门从事羽绒加工及羽绒制品生产,2022年实现产值13.76 亿元,纳税4035.82万元。公司拥有5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作为“社会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实验室”,提供羽绒毛行业权威检测服务。“宣城市有良好的营商环境、羽绒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孙关水开心地说。
“下一步,宣城市将集中全市要素资源,做实载体平台,全力打造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标杆,努力争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上进生’。”宣城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丁涛满怀信心地表示。(记者 刘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