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可引起急性的肠道炎症反应,但并不属于肠炎。肠炎多是因饮食不当导致肠道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引起,细菌多为沙门氏菌或者大肠埃希菌,病毒可为轮状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传播,患者起病比较急,可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

患者腹泻先是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排便十余次,便量少,有时为脓血便,并且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且肠鸣音亢进,伴有左下腹压痛。

发生细菌性痢疾以后,要给予对症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抗感染的药物可以选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的药物或者三代类的头孢抗菌药。

细菌性痢疾是什么菌引起的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它主要包括了痢疾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以及鲍氏志贺菌。

一旦发生细菌性痢疾,我们可能会看到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粘液脓血便等等。一旦诊断细菌性痢疾,我们就要早期的开始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

治疗首先就是患者要注意适当休息,进行消化道的隔离。第二,就是要积极的给予抗痢疾杆菌治疗,我们可以选择像磺胺类的抗生素,或者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这些药物有耐药,或者是过敏,我们可以根据大便培养的药敏来选择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尽早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