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浙江唯一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观察
近年来,喜宴铺张、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新闻频出,一桩结婚喜事,竟时常变了味、走了调。不久前,江西赣州大余县一则关于农村婚嫁彩礼举报公告引发热议,举报范围包括彩礼金额、婚车数量、婚宴桌数等。当地民政局表示,发布公告的目的是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高价彩礼。
(相关资料图)
“小伙辞职卖饼挣彩礼”“媒婆索要天价说媒费”……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婚嫁习俗的话题屡上网络热搜。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点名“高价彩礼”,将其归为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记者整理发现,早在2019年,“天价彩礼”就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而从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将其表述为“高价彩礼”,并对其连续3年点名。
2021年9月,民政部公布17个单位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位列其中,对“婚嫁陋习”“高价彩礼”进行治理,实验期为3年。实验区婚俗改革成效如何?年轻人婚恋观又有哪些新变化?记者前往三门进行调研,并与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对话,共同观察这一场关于喜事的浙江实验。
相隔10年的两场婚礼
台州市三门县善岙杨村地处城郊接合部,与主城区只隔一条珠游溪。这个常住人口约1500人的村庄,村民以务工、经商为主,在三门200余个村庄里并不算富裕。
村民杨红梅仍深深记得为大女儿操办的一场婚礼。2012年,她在村里摆了50桌宴席。由于三门靠海,和厨师商定菜单时,特意加上了龙虾、青蟹等海鲜,一桌收费达2000多元。杨红梅所经营的食品批发商店,一年能挣20万元左右,对她来说,这场婚礼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时为了要面子,借钱也得办酒席。”杨红梅告诉记者,那时村里的攀比之风已经悄悄盛行起来:按村里习俗,婚礼要办三天,酒席至少30桌,甚至连桌上香烟选软壳还是硬壳都会暗暗较劲;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则需要带上“份子钱”,通常300到500元。
“有人经济条件好能承受,但对有些人来说婚礼反而成了负担。”善岙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天杰向记者介绍,2005年,村里彩礼一般两三万元,到了2010年前后,彩礼则“水涨船高”,6万、8万、10万元以上的都有。
为改变这一现状,村里成立了由村两委、老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把文明节俭办婚丧喜庆事宜列入了村规民约。杨天杰回忆,早在2017年,村里就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排出婚丧宴席标准菜单,可以被看作当地婚俗改革实践的开端。
然而,移风易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起初,不少村民并不能接受,他们认为红白理事会“管得太宽”,婚宴如何操办是自家的事情。杨天杰便发动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如果遇上不配合的村民,理事会成员也会入户商量,来来回回谈。
不出半年,村里的攀比风气渐渐有了弱化。如今举办宴席,村里的文化礼堂提供场地,村民们仅需提前联系农村家宴厨师团队,按照600多元或800多元一桌的婚宴套餐标准来配菜、采购即可。“现在参加酒席,很多时候也不需要给‘份子钱’了,有些人会送几十个鸭蛋或皮蛋表示心意。”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郑桂焦说。
与此同时,一场轰轰烈烈的移风易俗改革迅速在三门铺展开来。
春日,漫步台州市三门县前郭村,海风裹挟着潮湿的暖意。村中一处自建楼房的空地上,有一面被鲜花点缀的粉紫色背景墙,透明座椅上绑着的粉色气球轻轻摇曳——似乎在静待童话的发生。
这是当地90后姑娘黎佳颖为自己打造的农村新式婚礼。既没有大张旗鼓的酒席宴请,也省却许多繁杂冗长的环节。黎佳颖说,像这样在村里办婚礼的,她还是头一个。
“很多人其实本就有节俭的诉求,提倡简办后,也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村民们基本都自觉遵守了。”前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宏远认为,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村里婚宴的桌数已从四五十桌普遍降至二十桌左右,每桌餐费不超过880元。
相隔10年的两场婚礼,仿佛一个窗口,透视出喜事婚俗的悄然改变。
12下一页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