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游戏都存在诱导充值的问题,游戏运营商通过设置大量优惠充值选项、高频率推送优惠充值活动甚至设立“游戏托”的方式诱导玩家充值。受访专家提出,要多方合力,强化监管,惩戒曝光违规行为,整治乱象。

其实游戏诱导充值乱象,已经有些时日,也是“公开的秘密”。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受理的18075件网络游戏投诉中,主要问题就包括游戏运营商诱导充值消费,如虚标道具、卡牌等中奖概率,夸大活动效果,诱导消费者充值。

从积极层面讲,游戏公司需要赚取收益以维持游戏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充值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但通过设置大量优惠充值选项、高频率推送优惠充值活动甚至设立“游戏托”的方式诱导玩家充值,就走样变味,令人难以接受了。比如过度区分普通玩家和充值玩家,在游戏中设置只有充值才能获得的特殊道具或技能,甚至不断强调充值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差别,让充值玩家在游戏中占据明显优势,不仅破坏了游戏平衡,更导致了游戏体验的不公平。

表面看来,这或许可归类为一种市场化运行的“游戏规则”,但究其本质,却都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商业行为。其不仅可能违背商业道德,还涉嫌强制交易,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等。可以说,现在一些网络游戏的付费选项,尤其是其中的诱导充值乱象,已经严重干扰到游戏本身的体验,很多游戏功能和角色养成要素都被拆分成若干个分散的选项,硬生生地增加可充值的元素,严重干扰到玩家作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亟待合力整治。

一方面,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应履职尽责,加强监管,有所作为,防止游戏公司以不正当手段诱导玩家充值,并对违法违规者进行严厉惩戒和公开曝光,切实形成震慑。另一方面,游戏公司、行业协会等应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对游戏内购、充值等行为进行规范,如一定时限内明确充值金额的上限等,保障玩家权益;鼓励玩家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虚拟物品而造成经济负担。

同时,针对被诱导充值的很多是未成年人的实际,学校、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避免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上当受骗。针对游戏的夸大宣传、诱导充值、不公对待等行为,设置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投诉维权渠道,帮助用户讨回公道,维护正当合法权益。

此外,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数字创意产品,对研发创新者权利的保护尤为重要,严谨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行业良性竞争,要进一步完善版权制度、细化审查机制,大幅减少网络游戏内容和设计同质化泛滥的不良现象,摒弃用诱导充值来运营的模式,共同促进游戏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张国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