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王馨莹

4月28日下午,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岛市专门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动工作开展。总的来说,体制机制逐步健全、要素供给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法治保障有力推进。在工信部开展的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本市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名,连续第三年实现上升,也是除北京之外唯一的北方城市。


(相关资料图)

截至今年3月,本市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59.2%的投资、64.7%的税收、71.5%的进出口、90.2%的城镇新增就业、98.3%的企业数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

近年来,本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表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和强劲的韧性活力,可以说,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同时还应看到,在质量和规模上,本市的民营经济同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本市长期以来还存在国企强民企弱的现象。因此,为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把对相关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希望通过专题询问的方式加强监督,推动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针对性服务,激发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委今年“三条主线”工作之一,市人大常委会自2018年以来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开展了“五连督”,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好坏最能体现本市营商环境工作优劣。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自2018年以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了“六连督”,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做好这次专题询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深入调研。从调研广度上,通过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调研,选取宁波、成都、上海、深圳等标杆城市进行对比,充分了解青岛与先进城市的差距。从调研深度上,调研了市级主要相关职能部门和西海岸、即墨和莱西三个区市的工作开展情况,还深入调研了40余家不同行业、规模、类型的企业。从调研精准度上,既全面了解发展环境建设情况,又突出重点难点,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门调研了平台公司、银行、股权市场等。

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理,创新了专题询问提问方式——“开门开卷”和“背靠背”相结合。针对融资和人才两个制约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以“开门开卷”的形式进行问询;针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现场“背靠背”的形式进行问询,取得了集思广益、推动工作的效果。

结合调研、专题询问和审议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们对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坚持引育并举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三是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四是以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五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权益保护。

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做好跟踪监督工作,一是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抓紧办理常委会审议意见,并根据办理情况决定是否要对这项工作进行“回头看”。二是突出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形成问题清单,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处理,督促职能部门以“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契机,做到立说立行、立行立改,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