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愿意生,不能说只跟房地产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再加上本来生育大军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代,人口本来就少,这样一来,下一代再继续减少,所以,这些年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人口要进入负增长阶段了,我认为,负增长大局已经,不可避免。
据全国妇联女性之声5月7日文章《多地幼儿园招生难》报道称,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学前教育受到的生源冲击已经显现。一些幼儿园“招生难”,从“一位难求”、摇号入园到招不满、“吃不饱”。近年来,全国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在一些城市,学前教育阶段的生源冲击显现。
【资料图】
现在的用词我咋那么不爱听呢,尽管是事实,合着生孩子就是为了给幼儿园填饱肚子的,都是资本的吃相和味道,这个不怪别人,只能怪我自己。
供不应求,家长着急的时候我也没见那么着急过啊,如今不仅仅是幼儿园,开发商也着急,房地产为何这么急?
人口减少,房地产行业首当其冲,其实哪个行业不受影响?可能房地产影响更大吧,而这种大或许更是因为发声的原因。房地产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所以,房地产行业真的急了。
根据行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的招生率已经下跌超过30%,许多幼儿园已经难以维持。有的幼儿园甚至出现了家长筹集资金“自救”的情况,这也让幼儿园面临生存难题。
过去许多人看中了幼儿园这条赛道,不仅仅是因为幼儿多,更是家长对幼儿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当然也受到各种思潮及商家的影响,给了这样的市场机会,许多幼儿园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如今人口出生率下降,引发幼儿园关停潮这是很自然的事啊,房地产无论降价还是涨价,受到供给关系的影响,或者淘汰一些开发商,无可厚非。所以,幼儿园关停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现象,其本质也是跟供求有关,我们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没必要紧张啥。
其实,最紧张的就是房地产。
呼吁最多的是经济学家任泽平和携程老板梁建章,他们也认为用不了2-3年,中国很可能就会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这倒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是任泽平他们提出来的,还有当时任泽平也在房地产行业,所以很多人也觉得他是为了房地产。
其实,现在看来,他已经不在房地产,但依然坚持致力于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他们甚至提出给能生的发钱。所以,他们也不完全是为了房地产,可是他们的观点经常被房地产所利用。
因为,过去那么多年,房地产的火爆跟人口红利及城镇化进程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与人口净流入密不可分。所以,当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时,他们担心这个红利以后吃不上了,就像幼儿园说的“吃不饱”了。
大家都在强调一个红利问题,我不否认,人口减少带给我们的冲击是很大的,随着人口的减少,经济发展肯定会放缓,加上养老问题,所以,人口负增长的后果就是我们将面临新的难题。
但这些唯一不能对应上的就是人口减少与工作不好找同时存在,但我细想了想,也很容易理解。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是未来,而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是当下。大学生找工作难就跟幼儿园关停潮一个道理,供求失衡了。
很多人不理解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咱们不说岗位有没有减少的问题,单说大家的观念问题。过去大学生少,当然紧着大学生干一些所谓更高端的工作,可你想想,今天满大街或者说几乎都是大学生了,岗位假定不变,实际上很多都不用人工了,你不下沉谁下沉?
过去大学生看不起的工作,可能就得与学历更低的竞争了,如果心态不调整,可能你并不如人家技术好,那你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没有优势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可不是鼓励内卷的意思。我只想说,竞争什么时候都有。
或许也不是说大学生不懂这些道理,可能更多是对一种公平的呼唤。
而更坏的消息是,人社部前不久表示,人口负增长不影响劳动力供给,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针对人口红利消失问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人口红利另一面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永远处在这种状态里,肯定要升级。从这个角度看,人口红利消退趋势不可逆转,自然接受就好。
我的理解就是,经济要发展,房地产要前行,当然要靠人口增长,但绝对不是盲目增长,而且我们国家也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发展转变。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绝对不能再搞人海战术,况且现实是很多岗位都不需要人或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5月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北京日报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不会改变,低龄老龄化人口增加开启了人力资源开发新的机会窗口,新的人才红利将有效对冲传统人口红利衰减。要把人口增长的压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人口负增长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人口过程,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短期看,其影响是温和的,长期看,会有较大冲击。所以,我们要重视,要未雨绸缪。但没必要恐慌。
人口问题,不要把它太当回事,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现在的人的幸福感知出发,只要大家压力小了,一切都好说了。
实际上,很多人在拿一些现象要挟什么,其目的很明显。
房地产行业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人口负增长,可能我们的房地产还会继续粗制滥造,从来不会去想如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所以,未来我们要两手抓,但绝不能再制造恐慌和贩卖焦虑。人口多从来不是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事,而人口生活质量才是目标。应辩证看待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转变我们的增长动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