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该加大茯苓深加工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如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的研发力度,并提高科研转化能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特别注重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特征的分析,以有的放矢开发热度产品。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栽培为主,主产区主要为大别山产区,包括安徽岳西县、霍山县、金寨县及湖北罗田县、英山县等;湖南产区,集中在靖州县;云南产区,包括永胜县、永平县、思茅区、楚雄市等。


(资料图片)

茯苓的种植需经备料、选地挖窑、下窑与接种、查窑补引、培土等过程,其中有两个制约因素:一是在开荒林时易造成环境破坏。另一个则是大量的松木采伐造成资源损失,对于江河的水土保护极易造成影响。云南景谷县茯苓制种、种植环节,已加剧当地生态环境压力。因此,为促进经济发展、合理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确保当地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景谷县森林公安局已发布通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砍伐树木与开荒种植茯苓。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茯苓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之功效,是临床运用最多的四大传统药材之一,有"十方九苓"之说,同时又是药食两用药材。随着茯苓在保健品和休闲食品等领域不断开拓,茯苓产业规模将更大。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是常见的中药材,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近年来,为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马尾松林改造伐区面积逐年增加,大竹镇围绕争创“省级林下经济重点镇”目标,因势利导,大力推广茯苓产业,充分利用松林优化改造后留下的树兜,种植茯苓,亩产达800斤左右。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气、宁心安神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保健食品中。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关注不断提高,茯苓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国内茯苓主要产区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其中以湖南永州和湖北恩施最为著名。

茯苓的老产区是晥豫鄂山区,主要产地有:湖北罗田产区、湖北英山产区、安徽金寨产区。从2016年政府规范种植后,大别山种植面积有缩减的迹象,但总体减少不多。茯苓集散地是湖南靖州。湖南靖州后来居上,发展较快,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现在靖州产量并不大,但加工能力强,全国鲜货的一多半被靖州拉回,加工成不同等级规格的产品然后销售全国。

2023年中国茯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茯苓集散地是湖南靖州。湖南靖州后来居上,发展较快,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现在靖州产量并不大,但加工能力强,全国鲜货的一多半被靖州拉回,加工成不同等级规格的产品然后销售全国。现在我国最大的茯苓产区在云南,主要产地有:丽江永胜、大理永平、保山腾冲、普洱景谷等县市。但大多以鲜茯苓销售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我国陆续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等倾斜性文件,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行业保持持续增长。

供给方面,现在茯苓的种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工成本也在上升,茯苓刮皮挑选晒干分级全靠民工来干,是个用工密集型产业,当前的茯苓行情已经在成本线上运行;另一方面,连续多年价格低平,造成种植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本来就紧缺,投入茯苓生产的劳力明显不足,成本在上升不容忽视。此外,政府环保管控将越来越严。云南茯苓生长的基料通常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湖北、重庆等地也有尝试采用袋料种植,但该方法成本不低且产量不高。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通过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药品种进行筛选,目前有362个中成药中含有茯苓,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系列、加味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归芍六君丸等。茯苓需求靠前的中成药企业分别是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广药集团中药一厂、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未来几年,茯苓种植木材问题,已成为该品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并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几年茯苓种植面积和产能,由于库存尚丰市场低迷,其价目前仍在低位徘徊。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茯苓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