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8月29日电(记者 沙见龙)“为娘是把织布剪断了。如今,你看这布机之上,混乱一片,千丝万缕,你可接得上?”在山东济宁邹城市唐村镇潘家官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68岁的孟凡营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根据孟母教子典故编排的戏曲《断机教子》。
以前,孟凡营需要得赶到镇上,而且几个月才有一次大戏演出,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免费观看。谈起近年来当地文化惠民演出的变化,孟凡营很是欣喜。“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穿,就爱看大戏,政府把演出送到家门口,演的还是邹城的历史典故,太周到了。”
图为邹城市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孟繁柏 摄据邹城市非遗中心演职人员徐岩介绍,为了更符合当地民众观看需求,该中心深入研究本地儒家文化、邹鲁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精心编排剧目,通过非遗表演、精品戏曲、邹鲁礼乐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还巧妙地将文明城市创建、禁毒禁赌和忠义孝善理念融入节目。
【资料图】
今年以来,邹城市“孟子乡音”文化惠民演出已完成908场,覆盖全市61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共建成“种文化·创生活小院”100座,实现孟子学堂行政村全覆盖,建有农家书屋614个,开展阅读活动2800余场次。
(资料图)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伍在演出。郜玉华 摄在德州平原近日开展的2023年“广场百日文化系列活动”文艺汇演中,平原县文化艺术中心馆办团与民间优秀文艺团队进行同台演出,在形式和方法上把专业文艺团体与民间文艺团体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民众积极参与。
据了解,平原县2023年“广场百日文化系列活动”为民众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成为实施文化惠民和促进民众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
平原县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部主任张玮表示,该县以文化惠民为着力点,大力推行广场文化,充分激发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宣传推介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助推平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枣庄高新区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现场。枣庄高新区 供图伴随着《盛世欢歌》歌舞表演开场,枣庄高新区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徐徐拉开序幕,魔术、柳琴戏、豫园清唱和唢呐独奏等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观看,居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的演出瞬间。
近年来,枣庄高新区坚持服务基层、农村、民众的原则,以“每年每村一场戏”为工作目标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为辖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同时,该区还不断加大基层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体类活动蓬勃开展,参与氛围也空前高涨。
在宁阳县葛石镇凤凰山脚下,沉浸式历史情景剧《乡饮酒礼》正进行首场表演。宁阳宣传部 供图
“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近日,在泰安宁阳县葛石镇凤凰山脚下,沉浸式历史情景剧《乡饮酒礼》正进行首场表演。配合动态的舞台情景、厚重有力的旁白、典雅悠长的配乐,民众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沉浸式感受乡饮酒礼的独特魅力。
“宁阳县对发源自本地乡土的传统文化故事进行整理挖掘,对其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编排《乡饮酒礼》《鲁义姑舍子救侄》等‘小戏小剧’。”宁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福来介绍,传统文化剧目提供给村民新鲜的视听体验、故事性的情感体验及主流价值认同的精神体验,在春风化人、润物无声中为乡村文明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李楼村文化广场,山东琴书非遗传承人、村民李守法和“文艺轻骑兵”队员又开始了文艺宣传。他们将惠农政策、家乡变化、文明新风等身边事编成小品小唱,搬到文化广场、街头公园等义务演出,深受民众喜爱。目前,吴店镇有“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伍51支、志愿者689名,常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
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伍在演出。 郜玉华 摄近年来,菏泽牡丹区立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文化广场、乡村戏台、街头公园、村史馆等作为文化惠民阵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传承节日文化、广场舞比赛、文艺汇演、非遗课堂等多彩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
在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胜看来,文化惠民演出舞台虽小,却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乡土生活的真实写照,还能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对于营造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