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大扬、胡智锋(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教授)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通过强化参与性和互动性,不断吸引青年群体,实现文化的交流交融。视频社交场景中,内容生产者通过分析青年群体的价值偏好设置话题点,让青年用户主动参与视频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二次剪辑、“玩梗”、弹幕等方式,对节目文本进行再创造和再传播,从而消弭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区别,生动刻画出青年群体的思想镜像和价值嬗变。参与式生产、互动性传播是网络文艺的重要特征,不仅能激发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力,也能推动传统文化借助新技术、新语境焕发新活力。
(资料图片)
“二创”视频:营造“老树发新芽”的艺术效果
“二创”是互联网语境下实现传统文化接续发展的一种常用方式。“二创”视频通常由普通用户自发参与,对影音视频作品内容进行二次解说、剪辑和传播,体现出传受合一的文化交融新风貌。“二创”视频常常通过剧集分析、重构戏剧冲突与人物关系等方式构建新的叙事逻辑,并配合背景音乐、二次配音、字幕等剪辑操作,赋予原片新的立意和价值指向,给人营造“老树发新芽”的艺术效果。
电影、音乐作品在首发阶段常有意设计一些适合网民“二创”的桥段,甚至主动邀请专业创作者参与“二创”,以吸引青年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例如,有的网络文艺作品在发布新角色时,为其量身定制一段戏曲。此段戏曲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一场“二创”风潮,京剧版、粤剧版、黄梅戏版、昆剧版、秦腔版、唢呐版等“二创”版本相继横空出世。戏曲文化与参与式文化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甚至激发了国外网络用户对中国戏曲的浓厚兴趣。
“二创”视频是根植于互联网的产品,能实现“破圈”传播,关键在于其回应了青年用户对“1+X”信息获取的期待。比如,经典作品的“二创”视频,通过“一口气看完”“金句要点”“划重点”等方式使繁杂内容精简化,让青年用户快速了解掌握经典作品的故事背景、情节架构、人物关系、主题内涵等重点内容。同时,“二创”视频作品的包容性基因让多种文化在再次创作中碰撞与融合,为青年用户带来了多重文化体验。比如,有的“二创”作品将经典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对话,与职场、爱情、友情等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借用人物的语调来表达当代青年自身的生活态度。此外,“二创”视频通过对影视剧经典作品的挖掘与阐释,在丰富人物形象的同时,让二者相互融合,赋予视频新的文化价值。
“梗”:建构身份认同、实现对话沟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参与式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梗”就是建立在新媒介情境基础上的网络文化现象。网络文艺中的“玩梗”与“接梗”为青年用户提供一种创造和表达的方式,使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并创造出新的笑点和娱乐效果,促进了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和社区的形成,使得网络文艺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丰富。
“梗”具有简洁性、趣味性和传播便捷性等特点,“玩梗”承载了建构身份认同、实现对话沟通的功能。在“玩梗”的过程中,青年用户获得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玩梗”“接梗”这一重复性生产与传播过程,还为不同文化之间提供了跨界连接的机会,是公共话语建构的重要路径。
“玩梗”引发“接梗”,扩展了“梗”的内涵和外延,促进文化的跨界交流和传播。当一个“梗”在网络上变得非常流行时,其他创作者可能会受到启发,进而创作出与这个“梗”密切相关的延伸内容。通过“接梗”,青年用户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不同文化元素。当不同的“梗”相互关联和延伸时,青年用户需要对原始“梗”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完全理解“接梗”作品中的含义。这就鼓励青年用户主动学习、研究和分享相关的文化知识,推动不同文化与新传播方式的交融。
“梗”是青年用户之间交流互动并实现身份认同、构建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媒介。在这个共同的文化系统中,用户默认彼此之间是意会这句话的,“玩梗”与“接梗”相互借力,创造出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共鸣。如“宫廷玉液酒”“要啥自行车”“小锤40大锤80”等诞生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名“梗”,成为一代人的共同文化记忆。青年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某个“梗”的理解和喜好,丰富创意表达,进而将有共同旨趣的青年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联系。这种共享和互动还可以扩大“梗”的影响力,使其跨越时间、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实现不同群体间文化的融合。推动网络文艺不断演化和丰富,为用户带来更多乐趣和体验。
弹幕:即时“碰撞”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文化互动与交融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我”与“他”变成“我们”。弹幕作为一种视频伴随性互动交流媒介,凭借“批注”般的虚拟共时性,成为青年用户表达共鸣的一种重要方式。
弹幕互动把人带入一种关系性理解之中,以语言交往重建价值共识成为弹幕互动的基本指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青年用户在弹幕区互动是为了互相读懂对方,或是为了找寻那个能读懂的“他”。因此,带有青年“专属”含义的网络文化被创造出来,成为青年寻求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网络互动语言”。
弹幕作为一种基于视频内容的参与讨论,起到消除误解、解释疑惑、达成共识的重要作用,帮助用户在弹幕互动过程中读懂对方,并共同参与作品本身的意义实现和价值拓展过程。在网络文艺节目的弹幕区,不同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的青年用户在弹幕区“碰撞”,他们发表观点、建立共识、实现价值认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有网友戏称“不开弹幕看视频就跟喝汤不加盐一样,索然无味”。如在河南卫视的《清明奇妙游》节目中,当视频画面出现一棵巨大的柏树时,就有观众打出“4500年树龄的将军柏”“将军柏,汉武帝刘彻册封,一共三株,大将军二将军现存,三将军毁于战乱”等阐释性弹幕。优秀节目的内容、青年观影的情绪和弹幕的互动交织,加深了用户对视频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内涵的认识。
弹幕的即时社交性使“弹幕族”产生了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如在爱国主义历史纪录片中,“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这类弹幕满屏飘扬。在发送弹幕的过程中,青年的爱国热情、责任感和归属感被激发出来,并在不断的弹幕叠加过程中得到增强。正是在这样的弹幕互动中,青年用户完成仪式化的情感共鸣,并建立起彼此之间的精神维系,推动了情感的交融互动和价值观念的凝聚强化。
亟待提高法治意识、思想深度和审美品位
当代青年通过视频“二创”“玩梗”与“接梗”、弹幕互动等方式,为构建独特的文化叙事场域提供了契机。青年用户在其中热切分享自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文化的创新表达和发展追求。
当然,网络文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把握好根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没有建立在法治的环境、相互尊重的语境基础之上,文化交流交融就变得遥不可及,甚至还可能扩大文化之间的鸿沟。过度传播低俗文化、泛娱乐文化,放弃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挤压优质文化的传播,将对网络文艺的整体生态和健康发展前景造成巨大损伤。比如,视频“二创”一着不慎就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一些背离原著的“魔改”造成了对经典的冒犯;“玩梗”过度反而可能阻碍有效沟通,甚至触及道德底线;醉心弹幕陷入话语狂欢,反而导致文艺作品整体欣赏的中断等。这些互动形式,一旦满足于浅表化、碎片化的表达,盲目追求流量至上、商业利益,就彻底动摇了其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沦为昙花一现的小打小闹,更不利于文艺关注现实、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等价值的发挥和构建。
因此,参与式生产和互动性传播需要青年用户和平台共同努力,建立尊重、包容和理解的氛围,时刻矫正价值航标,强化作品观念,树立精品思维,确保在安全、友好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文化的良性交流交融,不断提高法治意识、思想深度和审美品位,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而让网络文艺这艘“大船”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5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