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持续,带动用电负荷激增。近期,包括“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内的一批新能源重大工程加快投产发电,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预计,2023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发明显。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占比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也逐步攀升,建议加强送出通道、配套储能等建设,为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天津滨海新区长芦盐场里,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组件架设在水面上,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实现了一地三用。这便是日前刚刚并网发电的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电站,每年将有15亿度的绿色电能将从这2万亩的盐田中产出,进一步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资料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守住能源安全保障的底线,要求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先立后破”,将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在渤海海域,国家能源集团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近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实现发电量约15.89亿度;在内蒙古,全国首个“风火打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6月30日全容量并网,标志着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6000万千瓦;随着云南耿马东老95兆瓦光伏、青岛曹城山49.8兆瓦风电等一批项目于6月底并网发电,国家电投新能源装机超1.16亿千瓦……
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部的蔚蓝大海,从险峻的高山峡谷到广袤的低地平原,一个个工程正加速推进,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拔地而起,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增量的主体。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土地面积广大,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强跨省区能源优化配置,支撑可再生能源加速规模化发展和高比例灵活消纳,符合我国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按照规划,到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55亿千瓦。目前第一批9705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全面开工,部分已投产,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建成并网。第二批、第三批大基地项目也在加快实施建设。
例如,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新疆乌鲁木齐、青海德令哈、新疆木垒三个百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投产发电,每年可发出75亿度的绿色电能。按照中国华电2023年投资计划,新能源基建投资占比达七成,多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将陆续成势见效。
“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夏期间,在全国多地持续升温的情况下,新能源项目加快投产发电,有利于缓解保供压力,满足高峰期的全社会用电需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电联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新能源装机新增7757万千瓦,占新增总发电装机能力的70.2%;新能源发电量6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2%,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年我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左右,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预计将新增2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将越发明显。”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称。
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建设需求明显增加。
中电联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指出,今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逐步攀升。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煤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电源多元化发展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系统成本上升问题,加快健全完善体现火电容量价值和新能源绿色价值的成本疏导政策体系。
孙传旺建议,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升跨省区电力送出能力,确保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应用尽用。同时,落实配套储能项目建设,优化完善新型储能调运方式及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储能容量补偿等相关政策,提高储能利用水平,提升大型风光基地的系统调节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大型风光基地可考虑与煤电进行联营,加大力度建设以风光发电为基础、以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的多元电力供给体系,统筹各类发电出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