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猪期货延续昨日涨势,主力合约价格稳步攀升,触及六周新高16610元,收盘上涨2.61%,收报16520元。生猪涨势主要归因于月底规模猪企控量挺价情绪转浓,出栏节奏有所放缓,加之肥猪价格走高,散户惜售压栏增重现象增多,市场适重生猪流通偏少,生猪供应呈现紧缺状态。肥猪价格走高,也促使二次育肥零星出现,推动市场看涨惜售的情绪转浓。

分析人士表示,生猪期货价格在昨日呈现先抑后扬的行情,尽管终端消费依然低迷,屠宰企业对价格的压价情绪有所反扑,但规模养殖企业出栏量缩减,再加上散户跟风惜售,导致市场上适重猪源流通偏少,进而为期货价格上涨增添了底气。


【资料图】

当前市场情况显示,月底规模养殖企业控制出栏量的挺价情绪逐渐增强,出栏节奏有所放缓。此外,肥猪价格上涨也刺激了二次育肥行情的零星出现,推动市场看涨惜售的情绪进一步加强。

然而,猪肉消费水平依然不高,市场对于高价白条猪的接受程度逐渐转弱,屠宰企业对价格的压价情绪也在升温。同时,国内冻品猪肉库存仍偏高,且部分屠宰场的冻品猪肉面临着一定的临期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少亏为盈的心态推动下,冻品猪肉逢高走货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

上周国内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南方局部地区降雨天气影响了生猪出栏量,加之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看涨后市的预期提升,导致多地区散养户对猪肉的惜售情绪增强,规模场也减量提价,从而支撑了生猪和猪肉价格的上涨。但由于下游需求依然疲软,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限。

根据监测数据,2023年第29周,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8.32元,环比上涨1.0%,同比下跌38.5%,较上周收窄2.3个百分点。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3年7月17日-23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5.15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2%,较去年同期下降33.3%;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9.95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3%,较去年同期下降31.6%。

猪价长时间低迷叠加养殖端深陷亏损,散养户压栏情况少之又少,且集团场出栏均重普遍在正常标猪段,加之价格上涨带动二次育肥操作稍有增多,生猪出栏均重继续下降。我的农产品网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27日当周,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为120.22公斤,较上周下降0.24公斤,环比下降0.20%,亦低于去年同期,刷新14个月低点。

行业人士认为,生猪期货价格目前仍处于磨底阶段,而后续价格上涨的利好关键点将取决于需求端的恢复预期和产能端加速去化预期。在这些预期因素出现之前,市场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尿素依旧坚挺午盘“V”形反转

昨日尿素主力合约价格一度飙涨5%后回落,今日继续调整,午后多头强劲推升价格,呈现V形反转走势,最终收盘价为2379元,上涨了0.46%。近期,尿素市场一直保持强劲上涨势头,导致尿素价格基差急速收窄。本周,印度招标船期给出更多时间窗口,被市场解读为印度需要更多中国货源,这为市场信心提供了支撑。

在今年6-7月期间,农业需求阶段性爆发,而尿素的下游买家由于高昂的现货价格而未进行备货。然而,随着现货价格下降,农业需求逐渐跟进,下游买家纷纷进行集中补库,导致尿素库存急速下降。截至2023年7月26日,中国尿素企业的总库存量为13.81万吨,较上周减少1.41万吨,环比减少9.26%。本周,尿素企业仍需支撑,继续以去库为主,尽管多数企业库存处于零库存或低库存状态,所以去库幅度较小。

近期尿素产量曾一度从16.9万吨下降至15.8万吨,但供应方面目前回升至约17万吨附近,供应相对偏松。在需求端,尿素的农业需求基本进入空档期,呈现淡季特征,复合肥的工业需求可能要等到8月下旬才有再度释放的可能性。

目前,尿素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仍来自国际市场。一方面,本周俄罗斯关闭了“黑海粮食走廊”,引发市场对黑海谷物出口受阻的担忧,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尿素国际价格也随之上涨。另一方面,近期国际市场上出现了部分尿素工厂减产、停运等现象,全球尿素价格进一步扩大涨幅,推动中国的出口FOB价格上涨。

印度IPL发布新一轮不定量大小颗粒尿素进口招标,并且标船期给出更多时间窗口,市场解读为印度需要更多中国货源。由此,市场对中国尿素出口仍抱有强烈预期。据数据显示,6月中国尿素出口量超过22万吨,而7月出口可能进一步放量增长。出口量的明显增加也有望弥补后期内需转弱所导致的部分需求减少。

综上所述,尽管尿素市场存在一些挑战和供需变化,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尿素期货价格仍然保持着相对坚挺的态势,而国际市场以及印度招标等因素也将继续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推荐内容